Hi, 我是百舜

Hi, 我是百舜

Hi , 我是百舜

Hi, 我是百舜,台灣證券分析師(CSIA)合格,國立中央大學機械系畢業(位於台灣),專注研究美股公司。

(很幸運的,本網站讀者遍佈全球40餘國,因此有些用語或名詞會另外解釋)

我的使命 – 協助自己和大家減少焦慮、活得更安定自在

我當初會研究投資,一方面是有趣,另一方面是為了搞定「錢」這檔事。

我很容易為錢焦慮,可能明明戶頭還有足以活好幾年的錢,卻不敢買一個幾千塊的東西。為了減少焦慮,我下足了功夫。要如何減少焦慮呢?我發現,除了多學習投資理財的知識外,瞭解商業和瞭解自己也是好方法。

瞭解商業,除了能用來分析股票外,也能分析自己上班公司的前景,還有職場前景(如果發現自己上班的公司前景不怎樣,那,快跑啊)。這樣就能更有底氣;

瞭解自己,就能分辨有哪些焦慮是不必要的。像「匱乏經濟學」寫得那樣,有些匱乏和焦慮是來自古早的演化機制,不是真的。比方說,我戶頭明明還有錢,但看到隔壁鄰居換豪車,我就感覺自己賺很少、覺得焦慮和匱乏,但我明明生活無虞啊!這就是來自古早的演化機制,事實上我們沒有生存危機。

也因為我希望「活得更安定和自在」,而我相信,大多數人應該都有自己的工作要顧,沒時間盯盤,所以這邊不會討論任何需要盯盤的投資技巧(也是因為我不擅長啦),而以持股數月到數年的中長期投資方法為主。投資最重要的是能讓生活過得更好,如果反而讓生活變得更艱辛,那就算了吧。

所以,本專欄的文章會分為三大主軸,也是我的三個專長:美股/美債分析、財報分析的概念跟方法、投資策略的制定。

另外,這裡的文章不會即時更新公司相關的新聞,每週的市場觀察我會更新在臉書以及Podcast裏。再說,大多數新聞對公司的長期趨勢都不重要。只要確定好公司的競爭優勢、確定它能跟著經濟一起成長,那接下來只要關心它的優勢是否被破壞、或者經濟是否有走弱就好了。

我的簡歷和專長 – 協助法人發覺他們不熟悉、卻前景看好的美股

我在金融業13年,曾於國內前五大券商法人部擔任美股分析師數年,服務各大保險、基金公司及投資公司等法人。除了善於利用財報判斷美股經濟前景外,我也協助法人客戶們發掘前景看好、但他們不熟悉的美股

(本專欄礙於法規的關係,針對個股的分析只會提供大方向,無法提供目標價)

你可能會想:「法人還有不熟悉的美股?還要你來幫忙發掘?」還真的有。台灣是科技重鎮,研究員和經理人們都對科技股(特別是半導體類股)非常熟,但科技股以外的公司就不熟了。沒辦法,每個人都只有24小時啊。

而跟台股不同,科技股只佔美股的一部份。美股還有許多有趣的、特別的好公司值得挖掘,漲幅不見得輸科技股。

我也曾先後擔任台灣金融研訓院、台灣文大推廣教育部、理財周刊、今周刊、Smart雜誌等機構的美股講師;以及在實踐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學校擔任講師;現在仍與某些券商合作,不定時舉辦公開演講,歡迎來聽。

除此之外,我也曾在兼任法人部的「債券和結構型商品」的產品經理,也會與法人客戶討論海外債及結構型商品。

老實說,如果會分析股票,那分析「公司會不會倒債」非常簡單;但分析這檔債券漲不漲卻比分析股票還難,所以,本專欄提到的債券分析都著重「持有到到期、賺配息和固定收益」,不是要賺債券價差,請特別留意。

(延伸閱讀:債券是什麼?跟債券ETF、債券基金有何不同?升降息真會影響價格嗎?買債券有什麼專有名詞?要注意哪些事情?

(延伸閱讀:高特利 / 奧馳亞Altria(MO.US)股價 適合存股嗎?公司債可以買嗎?這是我的想法…

我的投資框架 – 判斷出經濟趨勢後,找到優勢難以改變的股票

如果你看我的個股分析文章,會發現很少提到「現在股價貴還是便宜」。因為我覺得,當趨勢還在持續時,判斷股價偏貴而賣掉它是很可惜的事。只要經濟持續成長,這世界的錢就會越來越多,這主要是因為現在經濟體本來就會憑空生錢(我會再找時間寫得淺顯易懂一點,有興趣的可以先看英國央行的這篇文章)。

這些逐漸變多的錢會到處流竄,而最後會變成某些公司的業績,然後推動這些公司的股價。會變成哪些公司的業績呢?就是「優勢難以改變」的公司。因此,只要經濟持續成長、公司的成長趨勢還沒改變,那,長抱股票比較簡單。什麼事情都不做錢就慢慢變多這樣不好嗎?

當然,當經濟衰退時就別抱股票啦,很多股票會跌到天荒地老的。我目前判斷經濟局勢的方法,寫在這篇文章裡

我選擇美股的原因

我是2008年進入金融業、2009年開始投資美股的,到現在已經14年了,從沒買過台股😆。

常有人問我「為什麼會投資美股?」,其實,剛開始只是想與眾不同….(真的),覺得大家都投資台股,我投資美股感覺比較酷。結果卻發現沒人可以問,一切都得自己摸索…..,而且我還不是本科系畢業,一路上繞了不少彎路。但也因此,跟財經本科生相比,我更瞭解非財經背景的大多數人在摸索投資時的辛酸血淚

後來漸漸瞭解投資後,卻還是決定留在美股,因為美股有些台股沒有的優點。我認為,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持股數月到數年,那美股比台股更好。因為台股以電子和科技為主,要分析出競爭優劣,需要弄懂很多專有名詞(像台積電的一堆製程名詞就超複雜的);美股卻在我們的生活裡,要搞懂Google、臉書、Netflix這些公司在幹嘛不需要懂太多技術名詞。這些心得我寫在這篇文章裡,歡迎參考。

(延伸閱讀:為什麼我選擇投資 美國 股市?因為這五個原因…

投資獲利的關鍵

如果你追蹤我一段時間,可能知道我是素人起家。我在剛開始投資時,總想著要猜測未來,而我當時總認為,自己做不到是因為資源不足、能力不足,只要我變得更專業、有更多資料庫,我就能精準預測未來!因此,在能夠服務法人、甚至與別國分析師交流時,我非常非常興奮!終於要知道投資的奧秘了!

結果後來發現…..,原來,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怎樣,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只是,散戶可能隨便看到個利多新聞就進場買股票,然後買在最高點;法人不會這麼衝動,看到利多後會先分析清楚前因後果、判斷是真利多還是假利多,深思熟慮過後再進場,如此而已。

而在面對未來時,大家都一樣茫然,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因為這世界實在太多變了。

好加在,我們不用當算命仙,不用精準預測未來。就像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說的:更重要的是「找到難以改變的事」,而不是「未來會變得怎樣」

(延伸閱讀:天道不一定酬勤。除非遵循這個方向…

我們要的是投資賺錢、讓錢能夠生錢、發揮複利效果。而投資賺錢跟命中未來沒什麼關係。

(延伸閱讀:投資獲利的關鍵問題 – 如何提高複利?

比方我預測未來十次,命中六次、猜錯四次,我只要盡可能在那六次多賺一點、多過剩下四次賠掉的錢,整體來說我就賺錢。而高手們則有辦法在那命中的六次賺大錢,在猜錯的四次賠小錢,加快本金累積的速度。

那要怎麼拉大獲利的金額、縮小虧損呢?我偏好順勢交易這個投資哲學,也就是「在漲勢發動時進場、漲勢消失時停損」。

(延伸閱讀:順勢交易是什麼?有什麼好處或缺點?要怎麼使用?

(延伸閱讀:如何抓住大漲-投資中的“馬太效應”

為什麼不談股票的估價呢?我認為,只要你管理的資金低於100億台幣,就不用太在意這檔股票貴還是便宜,都可以用順勢交易進出場。

估價也只是進出場方式的其中一種,當我們沽出股價太貴,就不進場(或者賣出),當沽出股價便宜,就進場買進或者抱著。估價要估得準,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心力,而且還可能出錯,我覺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適合。而且,也不是很必要。

研究員和分析師們會專注於估價,是因為他們服務的是大型機構法人,這些大型機構法人錢非常多,是眾多券商努力爭取的客戶。錢多,有錢多的優勢,可以得到最深入的分析和最快的消息;但錢多也有缺點,就是買進賣出非常不方便。像台灣的富邦金控,手上約有3,000多億台幣(約100億美金)的海外股票,就算分散成50檔,一檔平均也有2億美金。

不管對哪一檔美股來說,要在一天內買進或賣出2億美金的股票都很困難。所以這些研究員和分析師們需要仔細研究估值,希望在最好的時機買進、最洽當的時機賣出。

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們連60億台幣都沒有啊。就算有60億台幣好了,分成十檔一檔也才6億台幣,約2,000萬美金。對美國的大型股來講,要一天買進或賣出2,000萬美金並不難。像我常提到的好市多,每天成交金額在10億美金左右,2000萬美金不過佔它一天成交金額的2%,大可以在趨勢發動時買進、趨勢跌破時賣出。

但也不是說研究公司就沒用,研究公司,可以提高命中率。有許多績效傑出的經理人,是「用基本分析判斷大方向」,再「用順勢交易技巧判斷進出場點」。當你找出好公司、判斷它未來可能有機會時,就可以用你喜歡的方式來判斷進出場點位啦。這裡我也會分享許多你我熟悉的公司給大家參考,希望能有幫助。

Podcast:

如果你懶得看字、覺得用聽的更方便,下面是我的Podcast,內容絕大部份取材自部落格和粉絲頁:

Apple PodcastSpotify

如果你覺得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或者到粉絲專頁與我聯繫:)

2 留言

  • 回覆
    huashing05
    2023 年 7 月 28 日 於 下午 9:11

    值得閱讀和操作。

  •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