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 我是百舜,證券分析師(CSIA)合格,中央大學機械系畢業,專注研究美股公司。
內容目錄
我的簡歷和專長 – 協助法人客戶發覺他們不熟悉、卻前景看好的美股
我在金融業13年,服務各大壽險、投信及投資公司等法人五到六年,協助他們發掘前景看好、但台灣人不熟悉的美股;我會先幫他們做好公司的競合關係和前景分析,然後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決定進場點。壽險和大多數投信喜歡依估值決定,自營部和某些經理人喜歡用技術分析,各有所好;
我也曾先後擔任金融研訓院、文大推廣教育部、理財周刊、今周刊、Smart雜誌等機構的美股講師;以及在實踐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學校擔任講師;現在仍會與某些券商合作,不定時舉辦公開演講,歡迎來聽;
除此之外,我也曾兼任債券和結構型商品的產品經理,因此也熟悉這兩類金融商品的架構。
(在金融業13年了嘛…..,大部份商品都摸過了)
老實說,如果會分析股票,那分析一檔債券倒不倒是很簡單的事;但分析這檔債券漲不漲卻比分析股票還難,所以,本專欄提到的債券分析都著重「持有到到期、賺配息和固定收益」,不是要賺債券價差,請特別留意。
(延伸閱讀:債券是什麼?跟債券ETF、債券基金有何不同?升降息真會影響價格嗎?買債券有什麼專有名詞?要注意哪些事情?)
(延伸閱讀:高特利 / 奧馳亞Altria(MO.US)股價 適合存股嗎?公司債可以買嗎?這是我的想法…)
我選擇美股的原因
我是2008年進入金融業、2009年開始投資美股的,到現在已經14年了,從沒買過台股😆。
常有人問我「為什麼會投資美股?」,其實,剛開始只是想與眾不同….(真的),覺得大家都投資台股,我投資美股感覺比較酷。結果卻發現沒人可以問,一切都得自己摸索…..,而且我還不是本科系畢業,一路上繞了不少彎路。但也因此,跟財經本科生相比,我更瞭解非財經背景的大多數人在摸索投資時的辛酸血淚。
後來漸漸瞭解投資是怎麼回事後,卻還是決定留在美股,因為美股有些台股沒有的優點。這些心得我寫在這篇文章裡,歡迎參考。
(延伸閱讀:為什麼我選擇投資 美國 股市?因為這五個原因…)
投資獲利的關鍵
如果你追蹤我一段時間,可能知道我是素人起家。我在剛開始投資時,總想著要猜測未來,而我當時總認為,自己做不到是因為資源不足、能力不足,只要我變得更專業、有更多資料庫,我就能精準預測未來!因此,在能夠服務法人、甚至與別國分析師交流時,我非常非常興奮!終於要知道投資的奧秘了!
結果後來發現…..,原來,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怎樣,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只是,散戶可能隨便看到個利多新聞就進場買股票,然後買在最高點;法人不會這麼衝動,看到利多後會先分析清楚前因後果、判斷是真利多還是假利多,深思熟慮過後再進場,如此而已。
而在面對未來時,大家都一樣茫然,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因為這世界實在太多變了。
好加在,我們不用當算命仙,不用精準預測未來。就像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說的:更重要的是「找到難以改變的事」,而不是「未來會變得怎樣」:
(延伸閱讀:天道不一定酬勤。除非遵循這個方向…)
我們要的是投資賺錢、讓錢能夠生錢、發揮複利效果。而投資賺錢跟命中未來沒什麼關係。
(延伸閱讀:投資獲利的關鍵問題 – 如何提高複利?)
比方我預測未來十次,命中六次、猜錯四次,我只要盡可能在那六次多賺一點、多過剩下四次賠掉的錢,整體來說我就賺錢。而高手們則有辦法在那命中的六次賺大錢,在猜錯的四次賠小錢,加快本金累積的速度。
那要怎麼拉大獲利的金額、縮小虧損呢?我偏好順勢交易這個投資哲學。
(延伸閱讀:順勢交易是什麼?有什麼好處或缺點?要怎麼使用?)
(延伸閱讀:如何抓住大漲-投資中的“馬太效應”)
這個網站,我除了會分享美股入門知識外,也會分析一些常見的美股公司,以及我覺得有機會的美股。
Podcast:
如果你懶得看字、覺得用聽的更方便,下面是我的Podcast,內容絕大部份取材自部落格和粉絲頁:
如果你覺得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或者到粉絲專頁與我聯繫:)
2 留言
huashing05
2023 年 7 月 28 日 於 下午 9:11值得閱讀和操作。
[email protected]
2023 年 7 月 31 日 於 上午 9:06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