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些朋友,秉持著「天道酬勤」的信心,在事業上非常努力,成就也很不錯。
所以當他們接觸投資,就把這股拼勁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們讀很多報告、參加許多課程,
每次碰面,都能分享一堆又一堆的資訊,讓人歎為觀止。但是績效呢?卻是賺賺賠賠。
這個月因為「看對」很有成就感,過陣子又「出乎意料」而垂頭喪氣。
這是怎麼回事?所以不該努力研究投資嗎?不是的。只是在努力之前,得先釐清方向。
就像亞馬遜創辦人 – 傑夫.貝佐斯的這個智慧…
「不變的事物,比”將來會如何”更重要!」
那段話是這樣說的:(連結在此)
於是,亞馬遜傾盡全力讓價格更便宜、物流速度更快、東西選擇更多。因為「便宜、選擇多、更快拿到手」是消費者的三大需求,永遠不變。
這不表示「將來會如何”不重要”」,只是「什麼不會變”更重要”」。這不代表亞馬遜一成不變、排斥創新,而是「用創新來強化不變的方向。」
不變的事物,是方向和原則,各種創新則是工具,讓公司在這些方向上走得更深、更遠。
當其他公司隨波逐流、追隨最新的熱門趨勢時,亞馬遜卻努力強化這三大方向。時間一久,差距就越拉越大了。這智慧放在投資上,依然適用。像巴菲特著名的理論…
「護城河很深」,就是指優勢不容易改變
巴菲特喜歡買「護城河很深」的企業。什麼叫「護城河很深」?就是指它的競爭優勢不易被擊敗、被取代,所以能夠歷久彌新、成為「偉大的企業」。什麼叫「偉大的企業」?就是「長期的霸主」,而這就是「不容易改變的事情」。
巴菲特致力找出這種「不容易改變的優勢」,然後傾注資金於其上,造就了現在的財富。
所以,努力研究投資是好事。只是方向首先是….
巴菲特致力找出這種「不容易改變的優勢」,然後傾注資金於其上,造就了現在的財富。
所以,努力研究投資是好事。只是方向首先是….
我們得先找出什麼東西「不變」
很幸運的,投資中「不變」的東西不多。像「複利原則」,就是亙古不變的事情。
(延伸閱讀:如何提高複利) 它是數學定理,永遠不變。
因此,由「複利原則」延伸出的「嚴格停損」原則,也不會變。
(延伸閱讀:知道停損卻做不到?請用管員工的角度來看待持股)
掌握不變的原則後,我們就可以搭配「難以改變」的事情。像下面這些…
投資中「不容易改變」的事情
股市裡有些模式,短期內不容易改變。像是「如何抓住大漲 – 何時進場」裡提到的方法;
或者「看好一檔股票、卻有點沒把握時,你可以這樣做」提到的模式。
另外,有些公司的優勢也難以改變。
像是著名的指數編製公司 – MSCI
掌握世界一半以上信用卡的VISA(股票代碼:V)和Master (股票代碼:MA)
(延伸閱讀:只要刷卡他們就賺錢、欠錢不還他們不賠!巴菲特也持有的產業 – 信用卡公司)
這些公司,都有特殊的資源和地位,因此優勢很難改變。
(延伸閱讀:只要刷卡他們就賺錢、欠錢不還他們不賠!巴菲特也持有的產業 – 信用卡公司)
這些公司,都有特殊的資源和地位,因此優勢很難改變。
方向不同,結果差很多
當我們找到優勢「難以改變」的公司,或找到股市中「難以改變」的模式,那麼,只要投資那些公司、遵循那些模式,複利效果就會自然出現。資產就會逐漸上昇。
而且,如果我們知道某些公司的優勢、某些股市的模式「難以改變」,那我們就敢放更多資金在裡面,
獲利就會更多。(延伸閱讀:重點不是「這隻股票怎麼樣」,重點是「如何拉高整桶金的複利」。)
美股當中「優勢難以改變」的公司、股市中「難以改變」的模式,絕對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努力研究,找出「難以改變、但別人還不知道」的模式或股票,那就能創造超乎想像的報酬。就像巴菲特年輕時一樣。
但如果不想那麼努力,那麼,透過文中的這些股票和模式,也能讓資產穩健成長。
按個讚,補充更多投資知識
3 留言
Billyho
2016 年 11 月 26 日 於 上午 3:57想請教一下Berkshire Hathaway所持有的600餘億美元現金,是否包括旗下保險公司的現金儲備。謝謝。
蘇百舜
2016 年 11 月 29 日 於 上午 7:24您好,目前還查不到「確認是否包含」的官方文字。
只有在美國網友討論這問題的留言當中,有提到「巴菲特喜歡保留兩百億美金左右的現金,以應變支付保險的需求」。提供給您參考。
Billyho
2016 年 11 月 29 日 於 上午 9:14Anyway thanks for your 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