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投資> Google(GOOGL.US)股票,公布量子電腦和新一代人工智慧後大漲,現在適合佈局嗎?我認為…

<美股 投資> Google(GOOGL.US)股票,公布量子電腦和新一代人工智慧後大漲,現在適合佈局嗎?我認為…

科技類股

Google最近好菜連發,先公佈了量子晶片Willow,又推出了Gemini 2.0。股價短短的在幾天內漲了12.5%。現在可以佈局Google了嗎?

先說我的結論:量子晶片Willow雖然讓人很興奮,但它要變成Google的商品、幫忙賺錢還有點難…,更多是在展示Google的技術實力;Gemini 2.0倒是不錯,我自己是Gemini的用戶,我比較喜歡用Gemini勝過ChatGPT。所以,要短線做一波波段可以,但仍然不建議長期投資Google。畢竟反壟斷的烏雲還在Google頭上飄。反壟斷的結局沒人可以預測,我覺得市場對Google的擔心是有道理的,所以,如果你是想選擇存股標的,或者想找間公司買了就放個幾年,那還是別選Google。

Google推出Gemini 2.0 實驗模型、Project Mariner和Jules,可能改變市場的印象

你知道,ChatGPT是這一切AI風潮的開頭。2023年初的時候OpenAI推出了ChatGPT,然後各種AI話題吵翻天,AI 股票也漲翻天。所以大家都有個印象:Open AI 才是 AI 的領先者。

Google感覺有點糗,畢竟它說自己在研發AI說了好多年了,結果卻被人超車。

也有人認為,因為Google畢竟是大公司,要推出產品必須要慎重;Open AI 是新公司,沒那麼多包袱,產品可能只有80分就可以先衝了。這也有點道理,但總之,整個市場都認為Google 落後了。而這次推出的一系列新產品可能會讓市場改觀,讓大家覺得Google才是深藏不露。

像Project Mariner我就覺得超酷,真的有AI助手的感覺(也就是媒體常說的AI Agent)。直接放影片給大家看:

Jules則是針對程式的AI,我沒有在寫程式,這一塊體驗就沒那麼深了。

另外是Gemini。我本來有買ChatGPT專業版,也用得很滿意。結果有幾天它不知道怎麼搞的,我問問題它都只能回答一半,話沒辦法講完。我關掉瀏覽器再重開就好了。可是每次都要關掉瀏覽器再重開也很煩,我一氣之下就改買了Gemini專業版,現在用起來也很滿意,甚至覺得比ChatGPT方便。怎麼說呢?

我分析股票時會大量的查找資料,用這些AI 找資料是很方便,但就怕出錯。所以看到一些關鍵資料時還是會另外用Google求證資料來源。我用Chat GPT時就需要另外把問題丟進Google搜尋,畢竟Bing的瀏覽器沒那麼好用;用Gemini就方便得多,它下面有個小小的「查證回覆結果」,可以直接用Google查證Gemini的回答,也會顯示搜尋出來的結果,這對我來說很方便。當然,這是我的使用場景,可能跟你的使用場景不同。所以我喜歡Gemini的地方你不見得會喜歡…..,以上僅供參考。

總之,我看了一下原本的Gemini 1.5pro的評價,大部份都覺得不如ChatGPT4o,現在Gemini 2.0 flash出來後很多評論覺得至少跟ChatGPT可以平起平坐了。這是Google 股價會上漲的原因。

但,Google仍然有反壟斷的烏雲罩頂…

Google 遭反壟斷 裁罰 – 司法部要求Google出售Chrome瀏覽器

司法部公布對Google的反壟斷裁罰(完整裁罰連結在此),這些裁罰圍繞著幾個主軸(以下摘自由摩根大通分析師整理的報告):

  1. 防止和禁止Google和其他公司簽訂獨家搜尋合約
  2. 防止Google在搜尋引擎中偏心自家的其他產品
  3. 防止Google藉由併購來消除競爭
  4. 要求Google揭露資料以加強競爭
  5. 加強對廣告主的透明度

這就包括「禁止Google付錢給蘋果和三星來作為預設搜尋引擎」。司法部希望蘋果跟三星能提供其他的搜尋選項給我們,讓我們自己選擇。另外還有一些裁罰,其中一項裁罰是要求出售Chrome瀏覽器,以及在Android中加入其他的搜尋引擎選擇。。

當然這不是最終結果,接下來Google會提出自己的改進版本,然後2025年8月法官會公布判決,然後Google幾乎篤定會上訴,這整個案子可能要拖到2026年才有答案。

Google 財報優於預期

Google(股票代號:GOOGL)公布財報優於預期,這次的營業利潤年增率是33.63%,比上季的25.58%好不少。Google Cloud的營業利潤年增率更高達631.95%,相當驚人。再加上營業利潤率跟上季差不多,上季的營業利潤率是32.36%,這一季是32.31%。公司說,他們透過 AI 人工智慧優化整個資料中心,將資料中心內的查詢成本降低了90%,我覺得這是營業利潤率成長的原因之一。

然後,這次的資本支出是130億美金,公司說第四季的資本支出跟這一季應該差不多。

下面是本次財報的詳細數據以及與去年同期的比較:

項目數值(百萬美金)與去年同期相比的年增率
營收88,26815%
營業利潤28,52132%
營收細項
搜尋和其他Google Search & other49,38512.17%
Youtube ad8,92112.18%
Google Network7,548-1.57%
Google Other10,65627.78%
營業利潤細項
Google Service30,85628.9%
Google Cloud1,947631.95%
Other Bets -1,116
本季去年同期
營業利潤率32.31%27.82%

下面,還是來介紹一下Google的業務:

Google 股票 主要的賺錢方式 – 廣告

就是Google和Youtube上的廣告。這主要分為兩類,績效廣告(Performance Advertising)和品牌廣告(Brand Advertising)。績效廣告是點擊進去後可以和商家互動的廣告,比方說點進去購買商品;品牌廣告則是傳統的廣告,像是我們在看NBA轉播過程中看到的廣告,你沒辦法和它互動,它就是要加強品牌在你心中的印象。

除此之外,Google也有賺訂閱費,像是Youtube Music、Youtube Premium等;它還有賺Android系統裡Google Play商店的販售App抽成。但這不是主要的賺錢方式。

Google 股票 營收項目分類

Google的項目分得滿細的,以下是它的營收分類:

營運項目名稱營運內容2023年營收占比
Google service total – 包含所有的「Google advertising」和「Google Other」88.66%
(因為它包含了Google雲端服務外的所有業務,所以佔比很高)
Google advertising – 包含「Google Search & other」、「YouTube ads 」、「Google Network 」等業務77.38%
(因為它包含了Google Other以外的所有業務,所以佔比很高)
Google Search & other包含Google搜尋引擎,及Gmail、Google Map、Google Play等的廣告費56.94%
YouTube ads 就是Youtube上的廣告收入10.25%
Google Network 包含Google廣告工具,像是AdMob、AdSense、Google Ad Manager的廣告收入10.19%
Google Other包含「Google Play上賣App、和App內部購買的抽成」、「Fitbit等硬體銷售的收入」、「Youtube Premium的訂閱費收入」等11.28%
Google Cloud就是Google 雲端業務的收入10.76%
Other Bets其他的科技收入0.5%
Hedging gains ( losses) 避險盈虧0.09%

營業收入(Operating Income)方面,Google Services更是佔比超過100%,因為Google在 Other Bets 上面還在燒錢。然後Google Search & Other則是佔了Google Advertising的大宗。總之,Google搜尋引擎、 Gmail、Google Map等是Google的最大金雞母,Youtube是第二大金雞母。

Google 股票 (原本)的超強護城河 – 用戶越多,產品使用體驗越好

(會加上”原本”兩個字是因為可能要被裁罰啦)

這要從搜尋引擎的基本工作原理講起。搜尋引擎的基本架構有三塊(資料來源在):

  1. 檢索 – 這個過程裡,Google會持續探索全世界數十億個網頁,搜集裡面的資訊。
  2. 建立索引 – 把前面檢索的結果存到資料庫裡,建立成索引。
  3. 提供搜尋結果 – 當我們輸入關鍵字時,Google會去它的索引裡找出「它認為」符合我們需要的網頁給我們。

前面兩個不難,相信微軟的Bing也能做得很好,但「提供搜尋結果」卻是決定這個搜尋引擎好不好用的關鍵。

全世界會有很多人輸入類似的關鍵字(比方說「美股」),然後從Google列出來的網頁中找尋自己要的資訊。Google就會看看輸入相同關鍵字的人們會去拜訪哪個網頁,來判斷哪個網頁更符合這個關鍵字,下次就會把這個網頁排得更前面一些,讓我們更快找到。

(要爭取搜尋引擎排名還有很多要素,但”提供最符合需求的內容”絕對是關鍵)

能更快提供精準答案的搜尋引擎,就是「好用的搜尋引擎」。

而麻煩的是,這要有夠多的使用者才能判斷。比方說微軟的Bing好了,它同樣做了前面兩個步驟,把全世界數十億個網頁的資訊建立成索引,但使用者卻不夠多,它就不知道到底哪個網頁最符合客戶需求,提供的搜尋結果跟Google比起來就差了一截。

這是個正向循環,越多使用者帶來越精準的搜尋結果,越精準的搜尋結果帶來越多使用者。Google的其他產品(像Google Map)也有這個特性,越多人使用Google Map,就有越即時越完整的交通資訊;越即時越完整的交通資訊,就能讓越多人使用Google Map。這都能把競爭者擋在外面。

或許有人說,那ChatGPT呢?不是有人說ChatGPT會威脅到Google?當時真的有人這麼懷疑,但,在Google也推出了自己的生成式AI Gemini後這個聲音就消失了。

ChatGPT改寫了人們獲取資訊的管道。以前我要找什麼資料,我要打開Google,然後輸入關鍵字(比方說「百舜 美股」),然後一頁一頁找尋我要的資料。有了Chat GPT後,我只要用我習慣的說話方式問它,它就會在資料庫裡搜索,然後整理好資料給我,非常方便,甚至後期版本的ChatGPT還可以上網搜尋最新資料(ChatGPT是連接微軟的搜尋引擎Bing)。所以有人說Chat GPT 會威脅Google的地位。

但,生成式AI不是只有微軟有,Google後來也推出了自己的生成式 AI Gemini,連結的是自家搜尋引擎,這個差距又被彌平了。

現在,美國司法部可能要把Android和Chrome從Google拆出來,或者可能要讓Google從Android、Safari、Firefox等網頁瀏覽器退出,這就可能會讓Google喪失收集大數據的管道。就會降低它的搜尋精準度,讓其他搜尋引擎有機會趕上。

如果真的走到這個局面,可能Google短期內還會是最好用的搜尋引擎,但它最核心的競爭優勢就被破壞了,未來會更難預測。

結論:短線追高Google做個波段可以,長期投資還是不建議。

如果你看到Google最近漲勢兇猛,想做個短線波段我覺得可以。比方說可以用「漲破季線買進、跌破季線賣出」之類的策略,那你最多可能會賠個10%出頭,但Google繼續漲的話卻可能會賺一波。

但如果你是想要買了就放著幾年不管的話,我還是不建議Google。反壟斷這件事情很麻煩,一方面是我們很難知道結局,二方面是也很難知道市場會怎麼反應。所以,如果你想找那種買了就放著幾年不管的公司,我覺得好市多會更適合。

(延伸閱讀:年初至今股價漲了51%左右的好市多 Costco,為什麼會漲這麼多?未來會如何?

延伸閱讀 – 一樣是靠廣告賺錢的Reddit和Applovin

八月至今漲了180%的Reddit,未來會如何?

兩年漲36倍、今年又漲了794%!AppLovin 在做什麼?未來還有機會嗎?

歡迎免費訂閱我的美股觀察筆記

我知道,現在訊息已經太多,你不需要又一個人來幫你整理資訊,而我也無意這麼做。這份觀察筆記,會是我觀察近期股市表現後,再揉合各大媒體新聞、外資報告以及和法人同業交流後的心得。我會試圖找出資金輪動的軌跡,發掘下一波強勢股。9/30起,每週一都會在本站發佈,免費分享。如果你想看看我的想法,歡迎在下方輸入你的email

🔔 免費訂閱百舜的美股觀察筆記

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以訂閱百舜的美股觀察筆記

本專欄和盈透證券合作,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有幫助,歡迎點擊此盈透證券的官網連結

此內容由盈透證券的付費影響者(paid Influencer)提供。 影響者不以任何其他方式受僱於盈透證券、與盈透證券合作或以其他方式附屬於盈透證券。 該內容代表影響者的觀點,不一定得到盈透證券的認同。 影響者的經驗可能不能代表其他客戶,且本內容中的任何內容都不能保證未來的表現或成功。

本文所包含的任何資訊均不構成盈透證券購買、出售或持有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或參與任何特定投資策略的推薦、促銷、要約或招攬要約。 投資涉及風險。 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定之前應獲得自己的獨立財務建議並了解與投資產品和服務相關的風險。 風險揭露聲明可在盈透證券網站上找到。

盈透證券是 FINRA 註冊經紀商和 SIPC 會員,也是美國國家期貨協會註冊期貨佣金商。 盈透證券為其客戶提供執行和清算服務。 有關盈透證券或本影片中提到的任何盈透證券產品或服務的更多信息,請訪問 www.interactivebrokers.com。

文中的任何股票代號或投資產品僅用於說明目的,並非旨在描述建議。

Podcast:

如果你懶得看字、覺得用聽的更方便,下面是我的Podcast,內容絕大部份取材自部落格和粉絲頁:

Apple Podcast ;Spotify


無留言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