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分析> 全美最強的軍火公司 – 洛克希德.馬丁。投資它,最怕這個風險…

<美股分析> 全美最強的軍火公司 – 洛克希德.馬丁。投資它,最怕這個風險…

軍工類股

2023年10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爆發衝突,很多人又開始關心軍工股。軍工巨頭們(洛克希德馬丁、諾斯洛普克魯曼等)也不負眾望,10月9日收漲至少8%。那,現在可以進場嗎?

先說我的想法:以巴衝突對 美國 軍工股 股價 雖然有幫助,但效果有限。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股票代號:LMT)最大的客戶是美國政府(佔2022年業績的75%),其他所有的國家加起來才佔25%,所以就算以色列消耗了不少軍火、需要加購,對業績貢獻也不多,除非戰事擴大、把其他國一起拖下水(希望不要啊)。

洛克希德馬丁 股價 成長的核心動能是「美國調高國防預算」。只要美國政府持續提高國防預算,那洛克希德馬丁 股價 就不用擔心,其他關於交機、生產成本等問題都只是小插曲,無關大局,如果股價下跌都能考慮佈局

華爾街日報報導,2024年的美國國防預算可能跟2023年持平。如果真的跟去年持平,那這將是美國連續八年調漲國防預算以來第一次持平。明年又是總統大選,這種跟國家政策高度相關的股票最近變數很多,我建議,可以考慮等到總統大選過後、又或是2025年的國防預算風向底定後再佈局,現在先觀望就好。

洛克希德馬丁,全美最強軍火商!

這個「最強」是指「從美國政府手中拿走最多錢。」

美國政府每年都會出一份「前一年度美國國防支出報告」(2020年的在此)(2021年在此)(2022年在此),裡面除了會統計美國各州的國防花費、和美國聯邦政府花了多少錢之外,也會列出該年拿到最大標案金額的軍火商,下圖是2022年的,不意外,又是洛克希德馬丁拿下冠軍:

而從2011年以來,洛克希德馬丁都是第一名,第二名倒是其他公司輪流做。為什麼它能長年拿第一?因為它在2000年時拿到了一個超大標案:F-35….

洛克希德馬丁 股價 的 基礎:F-35!

這是一個由多國合資的戰機採購計劃(原文為Joint Strike Fighter program),也就是國家團購買戰鬥機的概念。當初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競爭的很激烈,後來洛克希德馬丁贏了(詳細故事可參考波音的分析文章)。美國政府出最多錢(也拿到最多架戰機),其餘資金由英國、加拿大、荷蘭、義大利、土耳其、澳洲、挪威、丹麥等國合出。

以上這九個國家,在2035年之前,總共會拿到3,100架F-35。而據「National Defense」在2014年的預估,隨著更多國家對F-35感興趣,這個專案可能會陸續吃下全球近50%的戰鬥機市場。 

3100架戰機要多少錢?據估計,到2035年交機截止時,各國政府總共將花4,000億美金來購買這些戰機後續更將花掉上兆美金來維護和升級。 這,就是洛克希德馬丁現在最大的營收來源。2022年,光F-35產生的銷貨淨額,就佔它整體的27%

(延伸閱讀:營收、銷貨淨額、營業利潤、毛利、是什麼意思?毛利率、營業利潤率要怎麼解讀?這篇文章告訴你

所以,當美國政府要升級F-35時,得下標給洛克希德馬丁;當美國政府要替換F-35零件時,得下標給它;像最近有個不願具名的買家(市場上猜測是以色列或新加坡)要花4,900萬美元訂製客製化的F-35芬蘭政府也決定花110億美元,買F-35做下一代空軍用機,這些標案要給誰?還是洛克希德馬丁。

然而 F-35是大家合作的結果,不是洛克希德馬丁自己做出來的,它是主要承包商,但其他公司也有出一份力。這是美國軍工大廠們 – 雷神科技(股票代號:RTX)、諾斯洛普.格魯曼(股票代號:NOC)、洛克希德.馬丁(股票代號:LMT)和波音(股票代號:BA)、通用動力(股票代號:GD)等的關係,他們既合作又競爭,合作完成美國政府發包的大型標案,競爭爭取大型標案的主要承包商。所以在雷神科技和諾斯洛普.格魯曼的財報中,也能看到 F-35 的蹤影。

不過,最肥的標案還是洛克希德馬丁拿走啦,誰叫它是主要承包商。這也是洛克希德馬丁能長年居冠、從美國政府手中贏走最多錢的原因。

而且,洛克希德馬丁 手上不只有F-35,它還有…

不只F-35,F-16、C-130、黑鷹直升機、薩德飛彈等都是洛克希德馬丁的產品!

洛克希德馬丁 共有四大業務,下表是其簡介、以及佔2022年營業利潤的比重:

名稱簡介2022年營業利潤佔比
航空業務(Aeronautics)負責研發、設計、製造軍機,F-35、C-130、F-16、F-22都在這一塊39.7%
飛彈及發射控制(Missiles and Fire Control)包含空對地、空對空的飛彈發射控制系統,像薩德(THAAD)、愛國者飛彈等都在這個項目裡。22.65%
螺旋槳以及任務控制系統(Rotary and mission system)設計、研發、製造直升機以及船艦的發動機,同時也包含海對地、海對空的飛彈發射系統。像「黑鷹直升機」就包含在這項目裡。23.17%
太空(Space)與NASA合作,研發太空站、衛星、太空防衛系統等。14.48%

這四大業務中,以航空業務的佔比最高,幾乎都佔整體的30%以上:

這麼多著名軍械都是洛克希德馬丁製造的,難怪美國政府總是下標給它。但拿到標案就沒事了嗎?哪那麼好~,拿到標案跟認列營收是兩回事….

何時能認列營收?等到交貨、驗收完成以後!

拿到標案只是個開始,還得把東西交出去、產品沒問題後才算賺到錢。洛克希德馬丁承包的合約有兩種形式:「固定金額合約(Fixed-price contract)」和「成本可償付合約(cost-reimbursement contract)」。

「固定金額合約」就是政府給你一筆錢,你自己想辦法生出利潤;「成本可償付合約」則是至少政府會支付成本,再依據狀況不同額外給額外的獎勵。一般來說,在軍械的研發階段,都是「成本可償付合約」,美國政府會跟你一起承擔研發風險。因為美國政府知道研發是條漫漫長路,不知道何時能成功。

但等到研發完成、開始量產時,就是「固定金額合約」啦,這時候美國政府就讓你自己承擔風險了。

所以,你會常看到 洛克希德馬丁 股價 被 F-35 生產進度影響。如果生產進度延後,那人事行政成本就會一起增加,洛克希德馬丁 利潤就減少啦。像近期因新冠肺炎造成的生產鏈問題,也多少影響了 洛克希德馬丁 等軍工巨頭的股價。

還好,這些軍工巨頭不愧是老字號,目前看來都沒發生什麼會讓股價掉漆的大問題。而且這些軍工巨頭們有些特殊優勢,新競爭者很難攪局…

美國軍工股的競爭優勢一:搶美國政府大型標案,徵人流程得符合國家安全法規,也沒賺比較多

如果你看過電影「火線掏寶」,或許覺得搶美國政府標案不難,對,但因為電影演的是小型標案,像槍枝、子彈等等的,政府沒那麼龜毛;像 F-35 這種呢?光徵人流程就煩死你。

洛克希德馬丁牽涉到 F-35 的員工都須經過嚴密的背景審查,以防不小心徵到間諜,不然次世代戰鬥機就一點都不機密、到處都有了。這些背景審查都要花錢,這些錢,美國政府可不會幫忙出。所以,要競逐美國政府大型標案的第一步就是,徵人流程得符合國防部的規定

符合規定只是進入門檻,接下來還得跟洛克希德馬丁 、雷神這種老字號軍工巨頭競爭,還不一定能贏。而且就算贏了,賺得也沒多到哪去。

洛克希德馬丁2021年的淨利(Net earnings)是63.15億美金,零售龍頭Walmart(股票代號:WMT)呢?是137億美金。造F-35 聽來很威嗎?賺得比賣雜貨的還少……(不過洛克希德馬丁的ROE好很多就是了)。接政府標案可以過得不錯,但不能成為頂級富豪。畢竟美國政府還是花人民納稅錢買軍火,如果讓這些軍工巨頭賺太多那像話嗎?

再來,軍械畢竟是耗材,而且損耗後很難用別家的…

美國軍工股的競爭優勢二:射了美國的愛國者飛彈後,沒法拿俄羅斯的S-400飛彈來補

這可不像Nike穿壞了可以改穿Adidas那麼簡單,飛彈必須要跟發射系統相合。所以,一旦買了美國的愛國者飛彈,之後就得一直用下去,除非把系統整個換掉。F-35也是,它可不像修車一樣有副廠零件,如果 F-35 耗材壞了得跟誰買?還是洛克希德馬丁 等軍工巨頭

再說,這種耗費鉅資的大型標案(一台F-35 造價要 7,800萬美金,約23.4億台幣),美國政府也不敢輕易發包給新公司,國防預算還是人民的納稅錢啊,如果發標案給新公司最後出槌的話,政府一定會被罵死。所以,如果你是商業奇才,應該不會跟這些巨頭搶大型標案,麻煩多、勝率低、也不見得賺更多,還是去商場闖蕩更划算。

以上種種都是這些軍工巨頭的護城河,也讓新進者難以角逐。美國政府要下標軍火,多半還是下標到這幾家老字號。不過,成也美國政府,風險也在美國政府。投資軍工巨頭股票的風險在於…

洛克希德馬丁 股價,只要美國國防預算繼續增加就可能繼續漲!

股價要漲,要的是「賺更多錢」。洛克希德馬丁拿下的標案,早已部份反映在股價裡。股價要漲,要嘛就是拿下更多的標案,要嘛就是「擠出更多的利潤」。而要如何拿下更多標案?美國政府就要漲國防預算。

洛克希德馬丁的主要客戶是美國政府,經濟放緩不干他們的事(但是2008年那種可能整個證券市場崩潰的狀況下,洛克希德馬丁 股價 一樣完蛋)。像2001年9月~2002年底,美股S&P 500 跌了19%,因為科技泡沫化;洛克希德馬丁 股價 呢?卻漲了47.29%。因為2001年發生了911…..,美國政府狂加軍費準備復仇。

但哪天美國人覺得軍備花太多、應該削減軍費,那洛克希德馬丁 股價 就倒霉了。這種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以下這段故事節錄自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的文章

1980年代,當柏林圍牆一倒,美國政府開始大砍國防預算,人民也希望能縮小軍工產業的規模。1993年時,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平(Les Aspin)邀請幾家主要國防工業公司的少數幾個最高執行長到五角大廈用餐,席間只傳達一個訊息:「美國政府不再需要這麼多軍工公司,而且如果有公司倒閉出局,美國政府會袖手旁觀,任其自然發生。

於是,各大軍工公司開始整併。現在看到的「洛克希德.馬丁」,就是由「洛克希德」跟「馬丁.瑪莉塔」公司合併而成;「諾斯洛普.格魯曼」則是由「諾斯洛普」和「格魯曼」公司合併。

因此,軍工大廠雖然現在看起來地位穩固,但是不是真能趁下跌買進?不一定,要看原因。如果美國民意覺得花太多錢打仗,政府也只能從善如流、大砍國防支出。像歐巴馬政府就做過,那兩年 洛克希德馬丁 的得標金額大減。

下圖是美國國防支出的漲跌幅(綠色)以及 洛克希德馬丁 得標金額的漲跌幅(藍色),當數值小於0,就代表兩者都衰退:

(國防支出跟國防預算不一樣,支出是實際花掉的錢,預算是預計要花的錢)

可以看到,當國防支出下降時,洛克希德馬丁 得標金額也跟著下降;國防支出上升時,洛克希德馬丁 得標金額也跟著上升畢竟 洛克希德馬丁 長年是最大承包商,得標金額大約佔美國國防支出的7%左右(2020年上升到12%)

像2012~2016年,洛克希德馬丁的得標金額都隨著國防支出一起衰退,到2017年才再度成長。還好2012年時它就大砍人事支出、大力採用自動化生產,硬生生把營業利潤率拉上去。下圖是洛克希德馬丁歷年的營業利潤率(Operating margin),可以看到,2012年時營業利潤率大幅走高:

因此就算洛克希德馬丁在2012、2013、2014三年得標金額大衰退,營業利潤反而節節上升。

再怎麼砍人事成本、再怎麼自動化生產,仍然有其極限,因此營業利潤率要再像過往那樣急漲的難度較高;再來,最近還有美國國防預算的爭議…

洛克希德馬丁 股價 會因為以巴衝突上漲嗎?可能會漲一點,但效果有限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哈瑪斯襲擊以色列。10月9日美股開盤時,洛克希德馬丁 股價 上漲8.9%。軍火是耗材,以巴衝突必定消耗大量的軍火,對 洛克希德馬丁 股價 絕對是好事,可是效果有限。因為,美國政府佔 洛克希德馬丁 的業績比重太大了

以色列要向 洛克希德馬丁 買軍火會透過兩種方式,一種是和美國政府簽約,再透過美國政府下標;另一種則是直接和洛克希德馬丁買。2022年,洛克希德馬丁 跟其他國家的生意中,有74%是他國透過美國政府簽約購買,有22%是直接向洛克希德馬丁買。

而2022年,美國政府就佔了 洛克希德馬丁 業績(淨銷售,Net sales)的75%,其他國家佔剩下的25%,這裡的”其他國家”包括上述兩種購買方式。所以,就算以色列真的加買軍火,對 洛克希德馬丁 的貢獻也只有一咪咪,刺激不了多少股價。就像前面說的,洛克希德馬丁 股價 的核心動能還是美國調高國防預算啊。

洛克希德馬丁最新財報:營收成長,但營業利潤率再度下滑,而且現在股價不算便宜

洛克希德馬丁公布了最新財報,營收增加,但營業利潤率再度下滑

但如前所說,我覺得通膨和供應鏈問題對洛克希德馬丁都不是重點,都是遲早可解決的問題。真正的麻煩是美國國防預算。2023年,美國大幅調高了國防預算,但依據華爾街日報報導,2024年的國防預算可能跟前一年差不多,不會增加。

下圖是高盛整理的「1958年來國防預算漲跌圖」:

可以看到,從1958年來,美國最長是連續調升國防預算12年,調降則是最久連續7年。現在這個週期已經連續8年調漲國防預算了,還會連續調漲多久?如果2024年美國國防預算真的跟去年一樣,那就是這連續8年調漲以來的第一次持平,很可能代表政策的轉向,未來會逐漸調降。

再加上明年美國總統大選,國防預算可能會是兩黨辯論的焦點。在大選底定之前(或在2025年美國國防預算風向底定之前),洛克希德馬丁可能都會受到這議題影響,要小心留意。

再說,洛克希德馬丁 股價 現在不算便宜。下圖是它的「股價/銷售金額」,目前處於歷史高檔:

所以,雖然洛克希德馬丁跌了一段,但現在還不算「逢低」佈局。

不過,如果美國真的一改風向、連年調降美國國防預算,倒是可以看洛克希德馬丁會怎麼出招。看他們是能再度優化生產線、提高營業利潤率呢?還是有什麼別的招數?如果他們能再度優化生產線,就代表能暫時擺脫國防預算的陰霾,可以考慮佈局

結論就是:近期洛克希德馬丁 股價 因爲美國政府的國防預算議題而膠著不動,先觀察為妙。

總得來說,推動洛克希德馬丁股價的核心動能是「美國增加國防預算」,只要美國持續增加國防預算,那就算洛克希德馬丁的股價因為一些生產延誤、交機延誤而下跌,那都是小插曲。遲早公司會克服,然後股價會持續往上

但,美國國防預算不會無限成長,遲早有一天會回調。2023年的國防預算早就反映到洛克希德馬丁的股價上,現在在辯論的是2024年的預算,拜登政府希望再往上加,華爾街日報認為可能會持平,不會再增加,最後結果如何還很難說。再加上明年又是美國總統大選,國防預算可能會變成辯論焦點。在總統大選底定之前(或在2025年國防預算風向確定之前)現在先觀望為上。

延伸閱讀 – 最新一季財報更新:

2023第四季 美股 財報 重點整理,和一些我的想法

Podcast:

如果你懶得看字、覺得用聽的更方便,下面是我的Podcast,內容絕大部份取材自部落格和粉絲頁:

Apple Podcast ;Spotify

無留言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