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分析> 全美最強的軍火公司 – 洛克希德.馬丁。投資它,最怕這個風險…

<美股分析> 全美最強的軍火公司 – 洛克希德.馬丁。投資它,最怕這個風險…

軍工類股

每年新聞都會報導「台灣軍事預算」,大家總討論又跟美國買了什麼軍備,可以說,我們的一部份稅金都進到美國軍火公司的口袋啊。還好,美國的軍火公司很多是上市公司,任何人都可以當它的股東。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股票代號:LMT,以下簡稱LMT)就是其中的王者(據說也是鋼鐵人中史塔克企業的原型)…

LMT,升息時常打敗大盤!

最近是升息年,而從1993年到現在的30年中,LMT常常在升息年打敗大盤。

下圖是我整理的1993年至今升息循環中LMT-SPY的報酬:

可以發現,從1993到2023的五次升息循環中,LMT 股價 只有1999-2000年輸給SPY,其他都贏

為何會如此呢?這要從 LMT 的背景開始談起…

LMT,全美最強軍火商!

這個「最強」是指「從美國政府手中拿走最多錢。」

美國政府每年都會出一份「前一年度美國國防支出報告」(2020年的在此)(2021年在此),裡面除了會統計美國各州的國防花費、和美國聯邦政府花了多少錢之外,也會列出該年拿到最大標案金額的軍火商,下圖是2021年的(2022年應該要等到2023年10月才會出):

而從2011年以來,LMT都是第一名,第二名倒是其他公司輪流做。為什麼它能長年拿第一?因為它在2000年時拿到了一個超大標案:F-35….

LMT的超級金雞母:F-35!

這是一個由多國合資的戰機採購計劃(原文為Joint Strike Fighter program),也就是國家團購買戰鬥機的概念。當初波音和LMT競爭的很激烈,後來LMT贏了(詳細故事可參考波音的分析文章)。美國政府出最多錢(也拿到最多架戰機),其餘資金由英國、加拿大、荷蘭、義大利、土耳其、澳洲、挪威、丹麥等國合出。

以上這九個國家,在2035年之前,總共會拿到3,100架F-35戰機。而據「National Defense」在2014年的預估,隨著更多國家對F-35感興趣,這個專案可能會陸續吃下全球近50%的戰鬥機市場。 

3100架戰機要多少錢?據估計,到2035年交機截止時,各國政府總共將花4,000億美金來購買這些戰機後續更將花掉上兆美金來維護和升級。 這,就是LMT現在最大的營收來源。2020年,光F-35產生的銷貨淨額,就佔LMT整體的28%。

(延伸閱讀:營收、銷貨淨額、營業利潤、毛利、是什麼意思?毛利率、營業利潤率要怎麼解讀?這篇文章告訴你

所以,當美國政府要升級F-35時,得下標給LMT;當美國政府要替換F-35零件時,得下標給LMT;像最近有個不願具名的買家(市場上猜測是以色列或新加坡)要花4,900萬美元訂製客製化的F-35芬蘭政府也決定花110億美元,買F-35做下一代空軍用機,這些標案要給誰?還是LMT。

然而 F-35是大家合作的結果,不是LMT自己做出來的,它是主要承包商,但其他公司也有出一份力。這是美國軍工大廠們 – 雷神科技(股票代號:RTX)、諾斯洛普.格魯曼(股票代號:NOC)、洛克希德.馬丁(股票代號:LMT)和波音(股票代號:BA)、通用動力(股票代號:GD)等的關係,他們既合作又競爭,合作完成美國政府發包的大型標案,競爭爭取大型標案的主要承包商。所以在雷神科技和諾斯洛普.格魯曼的財報中,也能看到 F-35 的蹤影。

不過,最肥的標案還是LMT拿走啦,誰叫它是主要承包商。這也是LMT能長年居冠、從美國政府手中贏走最多錢的原因。

而且,LMT 手上不只有F-35,它還有…

不只F-35,F-16、C-130、黑鷹直升機、薩德飛彈等都是LMT的產品!

LMT 共有四大業務,下表是其簡介、以及佔2021年營業利潤的比重:

名稱簡介2021年營業利潤佔比
航空業務(Aeronautics)負責研發、設計、製造軍機,F-35、C-130、F-16、F-22都在這一塊30.68%
飛彈及發射控制(Missiles and Fire Control)包含空對地、空對空的飛彈發射控制系統,像薩德(THAAD)、愛國者飛彈等都在這個項目裡。18.06%
螺旋槳以及任務控制系統(Rotary and mission system)設計、研發、製造直升機以及船艦的發動機,同時也包含海對地、海對空的飛彈發射系統。像「黑鷹直升機」就包含在這項目裡。19.71%
太空(Space)與NASA合作,研發太空站、衛星、太空防衛系統等。12.43%

這四大業務中,以航空業務的佔比最高,幾乎都佔整體的30%以上: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百舜整理

這麼多著名軍械都是LMT製造的,難怪美國政府總是下標給它。但拿到標案就沒事了嗎?哪那麼好~,拿到標案跟認列營收是兩回事….

何時能認列營收?等到交貨、驗收完成以後!

拿到標案只是個開始,還得把東西交出去、產品沒問題後才算賺到錢。LMT承包的合約有兩種形式:「固定金額合約(Fixed-price contract)」和「成本可償付合約(cost-reimbursement contract)」。

「固定金額合約」就是政府給你一筆錢,你自己想辦法生出利潤;「成本可償付合約」則是至少政府會支付成本,再依據狀況不同額外給額外的獎勵,比方說如果LMT 提前交貨等。大部份複雜技術的軍械合約,都是「成本可償付合約」,但這也有上限,如果LMT亂搞、成本超支太多,美國政府也是不理人的。

所以,你會常看到 LMT 股價 被 F-35 生產進度影響。如果生產進度延後,那人事行政成本就會一起增加,LMT 利潤就減少啦。像近期因新冠肺炎造成的生產鏈問題,也多少影響了 LMT 等軍工巨頭的股價。

還好,這些軍工巨頭不愧是老字號,目前看來都沒發生什麼會讓股價掉漆的大問題。而且這些軍工巨頭們有些特殊優勢,新競爭者很難攪局…

要搶美國政府大型標案,徵人流程得符合國家安全法規,也沒賺比較多

如果你看過電影「火線掏寶」,或許覺得搶美國政府標案不難,對,但因為電影演的是小型標案,像槍枝、子彈等等的,政府沒那麼龜毛;像 F-35 這種呢?光徵人流程就煩死你。

LMT 牽涉到 F-35 的員工都須經過嚴密的背景審查,以防不小心徵到間諜,不然次世代戰鬥機就一點都不機密、世界各地都有了。這些背景審查都要花錢,這些錢,美國政府可不會幫忙出。所以,要競逐美國政府大型標案的第一步就是,徵人流程得符合國防部的規定

符合規定只是進入門檻,接下來還得跟 LMT 、雷神這種老字號軍工巨頭競爭,還不一定能贏。而且就算贏了,賺得也沒多到哪去。

LMT 2021年的淨利(Net earnings)是63.15億美金,零售龍頭Walmart(股票代號:WMT)呢?是137億美金。造F-35 聽來很威嗎?賺得比賣雜貨的還少……(不過LMT的ROE好很多就是了)。接政府標案可以過得不錯,但不能成為頂級富豪。

再來,軍械畢竟還是耗材,而且損耗後很難用別家的…

射了美國的愛國者飛彈後,沒法拿俄羅斯的S-400飛彈來補

這可不像Nike球鞋穿壞了可以改穿Adidas那麼簡單,飛彈必須要跟發射系統相合。所以,一旦買了美國的愛國者飛彈,之後就得一直用下去,除非把系統整個換掉。F-35也是,它可不像修車一樣有副廠零件,如果 F-35 耗材壞了得跟誰買?還是LMT 等軍工巨頭。

再說,這種耗費鉅資的大型標案(一台F-35 造價要 7,800萬美金,約23.4億台幣),美國政府也不敢輕易發包給新公司,國防預算還是人民的納稅錢啊,政府也不想被參眾議員罵死。所以,如果你是商業奇才,應該不會跟這些巨頭搶大型標案,麻煩多、勝率低、也不見得賺更多,還是去商場闖蕩更划算。

以上種種都是這些軍工巨頭的護城河,也讓新進者難以角逐。美國政府要下標軍火,多半還是下標到他們家。不過,成也美國政府,風險也在美國政府。投資軍工巨頭股票的風險在於…

LMT不擔心經濟放緩,卻擔心美國降國防預算!

LMT的客戶是美國政府,經濟放緩不干他們的事(但是2008年那種可能整個證券市場崩潰的狀況下,LMT一樣完蛋)。像2001年9月~2002年底,美股S&P 500 跌了19%,因為科技泡沫化;LMT呢?卻漲了47.29%。因為2001年發生了911…..,美國政府狂加軍費準備復仇。

但如果哪天美國民意覺得軍備支出太多、應該削減軍費,那LMT就倒霉了。這種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以下這段故事節錄自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的文章

1980年代,當柏林圍牆一倒,美國政府開始大砍國防預算,人民也希望能縮小軍工產業的規模。1993年時,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平(Les Aspin)邀請幾家主要國防工業公司的少數幾個最高執行長到五角大廈用餐,席間只傳達一個訊息:「美國政府不再需要這麼多軍工公司,而且如果有公司倒閉出局,美國政府會袖手旁觀,任其自然發生。

於是,各大軍工公司開始整併。現在看到的「洛克希德.馬丁」,就是由「洛克希德」跟「馬丁.瑪莉塔」公司合併而成;「諾斯洛普.格魯曼」則是由「諾斯洛普」和「格魯曼」公司合併。

因此,軍工公司雖然現在對美國政府不可或缺,看起來地位穩固,但是不是真能趁下跌逢低買進?不一定。如果美國民意覺得花太多錢打仗的話,美國總統也只能從善如流、大砍國防支出,屆時就是軍工產業的災難。像歐巴馬政府就有做過類似的事,那兩年 LMT 的得標金額大減。

下圖是美國國防支出的漲跌幅(綠色)以及 LMT 得標金額的漲跌幅(藍色),當數值小於0,就代表兩者都衰退:

(國防支出跟國防預算不一樣,支出是實際花掉的錢,預算是預計要花的錢)

可以看到,當國防支出下降時,LMT 得標金額也跟著下降;國防支出上升時,LMT 得標金額也跟著上升畢竟 LMT 長年是最大承包商,得標金額大約佔美國國防支出的7%左右(2020年上升到12%)

像2012~2016年,LMT的得標金額都隨著國防支出一起衰退,到2017年才再度成長。還好2012年時 LMT 就大砍人事支出、大力採用自動化生產,硬生生把營業利潤率拉上去。下圖是LMT 歷年的營業利潤率(Operating margin),可以看到,2012年時營業利潤率大幅走高:

因此就算LMT 在2012、2013、2014三年得標金額大衰退,營業利潤反而節節上升。

但再怎麼砍人事成本、再怎麼自動化生產,仍然有其極限,因此營業利潤率要再像過往那樣急劇上漲的機率不高;所以,如果未來美國政府又大砍國防支出,那LMT 還能不能順利度過難關?這很難說。這也是去年 LMT 股價疲憊不振的原因之一,因為拜登的前任主子歐巴馬大砍軍費,拜登上任後的第一份預算意向如何?這很關鍵。還好,目前看來美國國防預算持續增加中…

2022年,美國國防預算增加,而且看來2023年還會繼續再增加!

拜登在2021年12月26日簽署新一年的預算案,其中,美國國防預算比前一年上升5%,以應對中、俄的威脅。從那一天開始,LMT的股價就一路長紅,甚至創下年度新高!

這對 LMT 來說當然是個好消息,畢竟它長年位居最大承包商嘛。再加上,2021年它的供應鏈問題比2020年改善不少,營業利潤率改善(見前面那張圖),這都是它今年一月表現亮眼的原因。

而目前國際情勢緊張,白宮已經宣佈,拜登希望2023年的國防預算能有7,730億美金,比2022年再增加4.1%,這還是得等參眾議院通過後才算數。不過,共和黨還覺得這筆錢太少、想要多加一些!所以目前看來,國防預算增加沒大問題。只是,2023年的國防預算中,會撥到F-35的資金可能較少…

LMT最新財報:提高股票回購金額;調降2023年展望

LMT公布了最新財報,提高了股票回購金額達「三年140億美金」(預計40億美金花在2022,100億美金花在2023~2025),所以盤後股價飆升;

(延伸閱讀:什麼是股票回購?它可以作為買進訊號嗎?

但LMT也調降了2023年的展望,一方面是供應鏈和通膨問題(通膨讓原物料成本飆升),一方面是他們認為美國政府2023年會將預算撥到其他飛機機種(像是B-21轟炸機),而減少F-35的產量。但公司也預計2024年產量會再回升。

因此,持續的股票回購可能會讓LMT漲一段時間,但要持續不斷的上漲,還是希望美國政府能多買些F-35啊。

結論就是:想搶短線可用移動式停損法,想中長線投資則建議等拉回再說

俄烏戰爭讓軍工股頻創新高,但,戰爭遲早會結束(私心希望越快結束越好),屆時LMT股價可能會下跌不少,回到戰前的正常價位。

麻煩的是,我們不知道戰爭何時會結束。所以,如果你想搶個短線,可考慮「從高點下跌10%就賣出」的做法,然後不要押大、花點小資金買就好;如果你想中長線佈局(看來美國兩黨都想加軍費),或許可等戰爭結束、股價回檔後再佈局會更穩健些。

延伸閱讀:

<美股分析> 波音(股票代號:BA)股價的烏雲散去,前景逐漸光明。因為這兩件好消息…

<美股分析> 2021下半年漲50%的美國鋁業Alcoa,優勢在哪裡?風險又是什麼?

<美股分析> 2022年至今還漲20%的美國 鋼鐵 股票是誰?未來哪間鋼鐵公司更有機會?我認為是這間….

無留言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