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分析> 走出陰霾的 波音(股票代號:BA)股價 未來會如何?要取決於這個因素…

軍工類股 美股標的介紹

 

波音,(Boeing,股票代號:BA) 終於走出陰霾了。2022年8月時我下了「波音 股價 前景逐漸光明」的標題,而從八月到2023年1月底,它漲了23%。

現在呢?旅遊已復甦一年,737 Max也於2023年1月在中國復飛,波音2022年也終於將現金流由負轉正。波音 股價 能持續高飛嗎?

我認為,波音的麻煩已經過去,這也代表波音 股價 與全球景氣的關聯越來越深了。過去波音由差轉好,市場除了關心全球景氣好壞外,也會更關心波音本身的營運狀況;現在波音已經過了那段時間,市場的重點會逐漸經濟本身,就像過去那樣,開始用波音的訂單量來判斷景氣興衰。

而波音在2023年1月交出好消息,2022年12月的訂單量是疫情以來最強勁的一個月,代表經濟可能微幅衰退,但不嚴重,對波音的影響還好。

所以,只要未來經濟數據不差,聯準會又沒有加快升息步調或者調升目標利率,波音 股價 應該會緩緩向上爬;但要做好心理準備,如果經濟進一步衰退它可能會跌得很深很深,因為波音在經濟逆風時會跌得特別慘(因為經濟衰退、人們想省錢時,絕對從旅行開始省),所以如果要分批逢低進場,也建議多分幾批;而如果你跟我一樣,不喜歡逢低進場,也可以考慮「配對交易」,用一半的放空型大盤ETF來減少損失

(延伸閱讀:大盤多空不明時的投資技巧 – 配對交易(或稱價差交易)解析

波音,國防商業通吃!

波音的營業項目整理如下:

營業項目名稱營業項目簡介
商用飛機Commercial Airplane(BCA)負責研發及銷售737、747、787等商業飛機
國防航太Defense, Space $ Security(BDS)負責研發國防軍備,主要客戶是美國政府。以接標案為主
全球服務 Global Service(BGS)提供「商用飛機」、「國防航太」兩大類客戶全球性的服務。包含零件更換、技術升級、教育訓練等等。總之賣出產品後的後續服務都歸在這裡面
波音資本 Boeing Capital(BCC)負責管理波音自家的資金。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雖然波音的營收項目分為四大類,但它主要的獲利來源只有兩個:商用飛機 & 美國政府。我們熟悉的波音是做商用客機的波音,而它營收中也有30%~60%是來自政府(每年比重不同)

波音除了是商用飛機大廠,也是美國五大軍工巨頭之一(前三大巨頭分別是「洛克希德.馬丁」、「諾斯洛普.格魯曼」、「雷神科技」,這三家公司純以軍工為主;另外兩家則是「波音」和「通用動力」,這兩家公司也有做商用產品)。

波音幫政府製造的東西上天下海, 從太空中的衛星 (跟NASA合作)到無人潛艇都有, 還有幫空軍加油的空中加油機等等。2000年時還曾跟洛克希德.馬丁(股票代號:LMT)搶過F-35戰鬥機的標案, 當時推出的概念機「X-32」因為太可愛而被美國網友惡搞。

(原本長這樣)

(網友改的)

可惜,波音在商用客機的強大害它輸了。據說美國政府的考量之一,是因為波音已經稱霸商用飛機領域,在軍工領域也是大廠。而洛克希德.馬丁雖然是軍工龍頭,但在商用領域著墨很少。因此美國政府認為如果把這標案判給波音,可能波音會同時稱霸商用、軍工兩個領域,最後讓它吃定美國政府。再加上F-35也有些波音概念機沒有的優點,因此就由洛克希德.馬丁得標。

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波音在軍工上的實力

美國政府也曾明確指出,不希望現存的幾大軍工巨頭再進行合併,因為美國政府想保留談判的優勢。因此美國政府也不可能太過倚重某一家公司,勢必在發包標案時會注意各大公司間的平衡。

波音,接政府生意帶來穩定現金流!

做政府生意有個好處,就是「不大受景氣影響」。政府合約是一筆筆的國防預算,不會因為景氣衰退就取消。所以波音在這塊的營收,完全跟景氣循環無關。我們回頭來看2001年到2004年的營收,「商用飛機」衰退、股市大跌的同時,「國防航太」的營收反而逐年成長!

金融海嘯時也是,「商用飛機」衰退了,「國防航太」卻持平。

2016年後波音重新分類了旗下營收項目,由原本的兩類改為現在的四類。

(延伸閱讀:營收、銷貨淨額、營業利潤、毛利、是什麼意思?毛利率、營業利潤率要怎麼解讀?這篇文章告訴你

下圖是波音從2016~2021年來的各類項目營業利潤圖,可以看出,以營業利潤(Operating income)來說,「商用飛機」(藍色這條線)的營業利潤在2019年後,因為摔機和疫情被整個拖累,起伏很大;

另外是灰色這條線,也就是「全球服務」這個營收項目,它在2020年時因為疫情關係,飛機都停在機坪,也瞬間大減。

反倒是國防上的營業利潤(綠色這條線),就算波音摔了737、又被疫情重擊,「國防航太」的營業利潤依然很穩定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而這四類中最好賺的是「全球服務Global Services」。下圖是這四類營收的營業利潤率(Operating margin),可以看出,雖然波音資本的營業利潤率非常高,但它對波音的營業利潤貢獻很小;全球服務則是對波音的利潤貢獻高、利潤率也高,就算在2018年波音還沒摔飛機時,它的利潤率也超過「商用飛機」。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由上圖也可以看出,政府收益雖然穩定,利潤率卻很低(不到10%)。因為接政府標案的獲利要靠公司自己想辦法。因為許多政府標案的金額是固定的,政府給波音固定的金額,要求在指定時間內交出成果。如果波音不小心成本失控、進度延遲,那可不甘政府的事。

而且做政府生意有個規定:「賣給政府的技術不能賣給民間」(不過一些安全帶扣環等等的東西無所謂,這裡指的是關鍵的技術),不然民間富豪就有能力搞叛變了。所以「一魚二吃」,想拿同一樣東西賣給政府和民間可不行。

所以,對波音來說,政府收入是穩定現金流,賣「商用飛機」、再賺後續的維修升級才是股價成長的主力

好了,我們知道波音有政府餵標案,「國防航太」的營業利潤再怎樣都很穩定,那波音的「商用飛機」呢?為什麼它能撐過最近這重重考驗?因為,要在全世界賣飛機,非常難….

造飛機要90億台幣,還需經過重重審核才能賣飛機

畢竟飛機不是名牌包、不是設計好看就能用,飛機得通過一堆測試才能放行。而這過程約需3~5年。再說,製造飛機除了技術之外,還需要錢。一台波音747造價約3億美金,約90億台幣,因此較小型的競爭對手很難搶波音市場,他們必須先籌措一大筆錢來造飛機,還得通過各國監管機關的檢測,才能賣飛機。

總之,「造飛機」除了資金門檻高之外,技術門檻也高,也受到嚴格監管,這都是進入門檻。這也是波音和空中巴士能長年瓜分市場的原因。

最近,波音終於撐過了重重苦難….

美國旅遊逐漸恢復,737交機量上升中

商用飛機又分成「寬體客機」和「窄體客機」,座位120個以上叫寬體,反之則叫窄體。窄體客機通常只有中間一條走道,兩邊各三排座位,通常飛國內線或短程,因為飛機小油箱也小;

寬體客機多半有兩條走道,像是波音747、777,甚至新上市的787都屬於寬體客機。這類客機中間可能有兩到三排走道,或甚至有上下樓層。通常看到的「在飛機上放雙人床或個人衛浴」的奢華頭等艙,都是寬體客機。

還記得廉價航空嗎?他們就是窄體客機為主。像美國國內線、中國國內線也都用窄體客機。這些航線距離短,但航班密集,需要的飛機量大。所以,雖然窄體客機便宜,但銷量遠超過其他機種。像之前出事的737 Max就是窄體客機。

波音沒有公佈每種機型各自的利潤率,但賣最多的一直是737。最熱賣的737-800,一台約8,200萬美金,約24.6億台幣;而 787 一台則約2.24億美金,約66億台幣,是737的2.73倍。假如737跟787的利潤率(就是賣一台飛機賺多少錢)相同,那賣2.73台737,才會等於賣一台787。但737賣得比787好太多了。下圖是2016~2021年波音各商用飛機的出貨量,藍色是737,紅色是787。

可以看到,在737出事之前,737佔了整體出貨量的60%以上!直到2019年後才驟降為33.4%。

因為737 多用於國內線或者短程飛行,這類飛行航班比國際線密集多了。

特別是美國還沒有高鐵,要跨州移動只有自己開車,或搭火車、巴士和飛機。趕時間的人一定是搭飛機啊!因此對美國國內線來說,飛機不只有旅行的功能,商務往返也得靠它,所以航班一定要密集才行。

航班要密集飛機數量就要多,這也是737賣得會比其他寬體客機好的主因。出國的班次不會那麼密集。

還好,全球旅遊目前逐漸復甦中,波音2022年第四季的訂單量是疫情後最強,表示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貨運公司仍然看好景氣,持續下單買飛機。

而在最近一期(2022年Q2)的財報中,波音也給出了「現金流轉正」的好消息…

波音最新財報:2022年現金流終於轉正!

2023年1月26日公布的最新財報中,波音的現金流終於轉正了!這也是2018年737墜機以來首次轉正。

737的生產量也上升了,目前是每個月生產到31架,慢慢朝2026年每月生產50架的目標邁進。

787則預計在2023年年尾能每月生產5架,2025、2026年時能每月生產10架。這代表現在供應鏈的瓶頸逐漸解除。

總之,好消息居多,目前沒看到什麼壞消息,現在市場關注的會是經濟本身。如果經濟數據逐漸轉好、聯準會又沒有突然加快升息或調高目標利率的話,波音 股價 應該會緩緩上漲;

787交機延遲,對波音競爭力沒有影響

波音在2月23日時宣布,將暫停交付波音787客機(新聞在此),這讓波音 股價 當日下跌了4.8%,算是近期滿大的跌幅。

先說,至少目前看來,這對波音的公司競爭力完全沒影響,因為已交付的787沒有被美國監管單位勒令停飛,也沒有飛安的問題。股價下跌是擔心波音會因此延誤交機目標,這樣會影響波音的獲利預估。而雖然波音說這不會影響交機目標,但市場看來不贊成。

不過,對波音長期來講,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不會影響現金流、不會影響波音的信譽,目前看來,就是影響股價跟估值而已。以後如果有狀況會再隨時更新。

如果經濟真的嚴重衰退,波音則完全不抗跌….

經濟越好,飛機賣越好;經濟越差,飛機賣越慘

前面提過,對波音來說,接政府訂單是「穩定現金流」;賣商用飛機和後續的維修服務才是股價上漲的動力。

而波音在「商用飛機」這一塊的客戶是航空公司和貨運公司,但航空公司和貨運公司的客戶則是我們這些普羅大眾們。

 

當景氣衰退時,我們會減少旅遊,企業會節省差旅費,飛機用得就少,飛機的耗材就用得少,波音的「全球服務」這一塊收入就差,股價就掉了:

 

因此,波音 股價會隨著景氣起伏。當大盤漲時波音 股價 可能漲更多(如果波音技術沒出錯的話),大盤衰退時則 波音 股價 會跌得更慘。像2000年~2003年科技泡沫化的時候,S&P500跌了35.76%,波音股價卻跌了62.03%,比大盤多跌30%

金融海嘯時也一樣,S&P500跌了45.66%,波音股價卻跌了59.32%。

好在,空頭時輸給大盤,多頭時卻能漲贏大盤!因為當景氣好時,我們旅遊、跨國出差和貿易的需求就高,飛機就用得更兇,耗材也用得更兇。這些耗材要跟誰買?只有波音和空中巴士。所以波音就賺更多錢啦

像2003~2007年的多頭時,S&P500漲了67.08%,波音股價卻漲了230%!將近大盤的四倍!

 

而在波音摔737之前,也就是2010到2018這段時間,S&P500漲了142.5%,波音卻漲了495.79%!遠超S&P500!

結論就是:如果經濟數據逐漸轉好,聯準會也沒有加快升息步調和調升目標利率的話,波音 股價 會緩緩上漲。

波音已經走出陰霾,市場會逐漸將焦點轉回到經濟對它的影響。如果經濟數據未來不差、聯準會也沒有加快升息步調或調升目標利率的話,波音 股價 應該會緩緩上升;但如果真的經濟嚴重衰退,那千萬要停損啊

或者,也可考慮用配對交易來交易波音 股票 。

延伸閱讀:

同樣是軍工巨頭的洛克希德.馬丁:

<美股分析> 全美最強的軍火公司 – 洛克希德.馬丁。投資它,最怕這個風險…

同樣受惠於旅遊復甦的迪士尼和Airbnb:

<美股分析> 旅遊恢復後,迪士尼(股票代號:DIS) 股價 會重返榮耀嗎?我認為成長有限,因為這兩個原因….

<美股分析> Airbnb 股價有機會嗎?要小心這件事的影響…

粉絲頁:

部落格因需時間研究,更新較慢。歡迎到粉絲頁一同交流喔!

無留言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