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郵輪公司比一比 – 嘉年華郵輪(CCL.US)、皇家加勒比海郵輪(RCL.US)、挪威郵輪(NCLH.US)股價 未來會如何?要如何用郵輪股賺錢?

三大郵輪公司比一比 – 嘉年華郵輪(CCL.US)、皇家加勒比海郵輪(RCL.US)、挪威郵輪(NCLH.US)股價 未來會如何?要如何用郵輪股賺錢?

消費類股

(如果你想用聽的,Podcast版本在這裡

2023年6月12號,摩根大通的分析師發布了一篇報告,讓「嘉年華郵輪(CCL.US)」股價一舉上漲了14%。也一舉拉抬了其他郵輪股。這篇報告說了什麼?三大郵輪公司有什麼差異?這篇文章告訴你。

先說結論:摩根大通分析師跟郵輪界三巨頭的管理層辦了個論壇。郵輪界三巨頭分別是:市佔率最大的「嘉年華郵輪(CCL.US)」、主攻高檔客群的「皇家加勒比海郵輪(RCL.US)」和老三「挪威郵輪(NCLH.US)」(以下有時將用股票代號簡稱)。論壇中這些管理層表示,郵輪的消費動能不但沒有減緩、甚至還加速成長。這對美國經濟又是一劑強心針(看來衰退的機率越來越低了);

CCL 股價 會漲這麼多是因為除了北美之外,其他地方也開始動了起來,畢竟三大巨頭中它是美國以外客戶佔比最高的公司,之前美國經濟復甦,另外兩大巨頭股價先跑了一波,現在美國以外的地方(特別是歐洲)也逐漸開始復甦,就輪到 CCL 股價 補漲了。

但三大巨頭中,長期來看(幾年那種長期)應該還是 RCL 股價 比較有機會,因為它更瞄準高檔客群;CCL 雖然最大,但它最近積極瘦身想減成本,這可能會影響它未來數年的成長;NCLH雖然沒像CCL那麼龐大、成本較低,可是它的主力客群是普羅大眾,跟RCL 相比之下會較弱。

如果你懶得用配對交易,可以盯緊「皇家加勒比海郵輪(RCL.US)」,雖然近期它跟「嘉年華郵輪(CCL.US)」比稍微弱了一點,但未來它可能更有機會;如果你是用海外券商,可以考慮用「做多RCL+放空CCL」的配對交易,然後在「RCL和CCL相對強弱勢線圖的週線和季線黃金交叉時進場,死亡交叉時出場」

郵輪公司的長期優勢:票價就是比陸上的遊樂設施便宜!

郵輪股曾有一段風光的日子,特別是2010~2018年。而郵輪產業最大的就是前三大郵輪公司,分別是市占率將近一半的「嘉年華郵輪(CCL.US)」、市佔率第二的「皇家加勒比海郵輪(RCL.US)」和老三「挪威郵輪(NCLH.US)」(以下有時將用股票代號簡稱)。在風光的日子裡,郵輪公司的股價常把S&P500按在地上摩擦,特別是RCL 和NCLH的股價,CCL 的 股價反而弱一些。

為什麼郵輪公司股價這麼強?因為他們有個很特別的優勢:與地上的飯店和賭場們相比,郵輪的消費就是比較便宜(摩根大通估計,平均便宜25%)!

原因很簡單,因為郵輪的賭場和飯店不用付租金和買土地啊。拉斯維加斯的賭場們在算房價的時候一定會算入租金(或者買土地)的成本,郵輪可不用。搭郵輪除了旅行、觀光之外,還能住豪華飯店、shopping、看秀、玩賭場,而且還比較便宜!難怪會吸引人。

所以,郵輪賺錢的方式不只船票,上面的其他消費他們都能抽一筆…

郵輪公司怎麼賺錢?賣船票和「在船上賣東西」

三大郵輪公司的賺錢方式都差不多,就是下面這兩類 – 賣船票&在船上賣東西:

營收名稱說明
賣票收入Passenger ticket就是郵輪的門票收入啦。這包括郵輪上的住宿、大部份的餐點、多數的遊樂設施(電影院、音樂廳、游泳池等)、以及沿途的各國景點。
船上的其他收入Onboard and Other就是以上這些收入之外的花費,像是酒的錢,在船上買精品、藝術品的錢,或是乾洗衣物的花費等等。
資料來源:各公司年報 / 百舜整理

在郵輪裡的商場、賭場買東西,郵輪公司都能分一杯羹。

以營收比重來說,船票佔比較高,三大郵輪公司都一樣。下圖是2018~2022年三大郵輪公司的船票營收占比,可以看到,就算是慘澹的2020和2021年,船票營收都佔超過50%:

但可惜沒辦法把船票帶來的營業利潤跟其他那些雜項分開來,因為他們的成本是一起計算的。它的成本有一大堆:

成本項目名稱說明
佣金、運輸及其他 Commissions, transportation and other給旅行社的佣金;空運及其他交通設施的費用(郵輪停在港口);客戶買票的信用卡費用;會依乘客數量計費的港口費用等
船上的費用及其他郵輪成本Onboard and other cruise costs船上的酒水成本;行程途中上岸短途旅行的成本;船上販售紀念品等物品的成本和信用卡費用等;
薪資及相關成本 Payroll and related costs就是船上員工的薪資啦,包括旅館服務生、工程師、船員等薪資
燃料成本 Fuel costs除了郵輪本身的燃料成本外,還包含「運送燃料」的成本
食材成本 Food costs就是船上遊客和員工的食物成本
其他船隻營運費用 Other ship operating expenses包括「不依乘客數量計費的港口費用」;郵輪沒有在載客時的維護費用;郵輪上的遊樂設施和旅館等維護費用;出售老舊船隻的盈虧等費用
資料來源:各公司年報 / 百舜整理

這裡面除了最後的「其他船隻營運費用」外,都隨著生意好壞變動。如果沒人要搭船,就不用付旅行社佣金、也不用請那麼多服務生和船員啦,也不需要食材和燃料了。

而這三大郵輪公司中,營業利潤率最好的是「皇家加勒比海郵輪(RCL.US)」:

三大郵輪公司中,皇家加勒比海郵輪RCL 的營業利潤率最好

(延伸閱讀:營收、銷貨淨額、營業利潤、毛利、淨利是什麼意思?毛利率、營業利潤率要怎麼解讀?這篇文章告訴你

營業利潤率好,代表它能從營收中擠出更多利潤。下圖是近五年(2018~2022)三大郵輪公司的營業利潤率曲線圖,雖然2020和2021年因為疫情,營業利潤率爛到慘絕人寰,但RCL(藍色線) 仍然比另外兩家好:

疫情畢竟百年難得一見,如果不看疫情、看疫情之前的話,RCL的營業利潤率也在2017年後來居上,超車另外兩家公司:

看完營業利潤率,我們來看營業利潤的年增率…

三大郵輪公司中,皇家加勒比海郵輪RCL 的營業利潤年增率(YoY)最好

下圖是三大郵輪公司近五年的營業利潤年增率(YoY)比較,也就是把今年的營業利潤除以去年,算出年增速:

一樣,雖然2020的營業利潤年增率慘絕人寰,都衰退了300%以上,但RCL仍然超越另外兩家公司。

如果看疫情之前,三大郵輪公司中只有RCL在2018、2019年仍維持正成長,另外兩家都衰退了:

為什麼會如此呢?這跟三大郵輪公司的定位有關:

三大郵輪公司中,皇家加勒比海郵輪RCL 更瞄準奢華客群

這三大郵輪公司下面都有許多品牌,涵蓋了從普羅大眾到頂級富豪的各式客層,大概可分為「大眾」、「高檔」、「奢華」等三個客層,票價各有不同。裝潢豪奢跟地點遠近等等都會影響票價。

如果有興趣,可以看一下這個勝景遊的網站,裡面就有各類郵輪的票價。要提醒的是,這是香港網站,裡面的價格是港幣,換算成台幣要x4,別看到10,000多的票價就很興奮啊😆(我就是這樣…)

(為什麼不用台灣的旅遊網站呢?因為台灣網站的郵輪選擇較少,香港的選擇較多,好比較出差異)

像CCL旗下除了嘉年華郵輪外,還有公主郵輪,亞洲行程的票價就差不多在2000~5000港幣,約8000~20,000台幣之間。比方說下圖紅框處的「亞洲-8晚」行程,出發時間是2023年的8月底,要價2190港幣,約8,800台幣:

但換成下圖的皇家加勒比海郵輪,一切都不一樣了。只多了四個晚上,變成「亞洲12晚 新加坡、越南、香港及日本…」,皇家加勒比海郵輪就硬是貴上五倍,要價10,720港幣,約42,000台幣。

如果換成主打奢華的銀海遊輪(Silversea)就更誇張了,再多四個晚上,變成亞洲16晚行程,就要價51,000港幣,約24萬台幣!

同樣都是郵輪,價格差很多啊,客層區分非常明確。當然,不是所有皇家加勒比海郵輪下面的行程都比公主郵輪貴,還可以再細分成「皇家加勒比海郵輪XX號」之類的,又有不同的區隔。這邊只是讓各位瞭解不同郵輪間的價差而已。

而三大郵輪公司旗下都各有「大眾contemporary」、「高檔premium」、「奢華luxury」的品牌,年報上也會寫明旗下品牌的目標客層區隔(像RCL 項下的銀海郵輪,目標客層就是「極致奢華 ultra luxury」)

年報上也會寫明各品牌郵輪上的艙位數(berths,也就是這艘郵輪能載多少人),由艙位數再對照各品牌的票價目標客層,就能推估出三大郵輪公司各自的走向。

像CCL 項下的奢華郵輪品牌有璽寶郵輪Seabourn和皇后郵輪Cunard,兩者艙位數分別是2,840和6,820個艙位,加起來約佔CCL集團所有郵輪總艙位數(408,560個艙位)的2.36%;

NCLH項下的奢華郵輪品牌則是麗晶七海郵輪,約佔總艙位數的5%。

RCL項下的奢華郵輪品牌有名人郵輪Celebrity Cruises和銀海郵輪Silversea,兩者加起來約佔總艙位數的28%,比另外兩大公司都多很多對吧!由這邊就能看出,RCL 比另外兩大郵輪公司更瞄準奢華客群了。

再來,三大郵輪公司著重的地區也不同…

三大郵輪公司中,皇家加勒比海郵輪RCL 更著重北美,嘉年華郵輪CCL則是北美和歐洲並重

下圖是三大郵輪公司近五年來的各地區營收分佈圖,首先是嘉年華郵輪CCL:

再來是NCLH:

最後是RCL:

由上面三張圖可看出,RCL 最依賴北美市場,CCL則是北美和歐洲並重。這,也是最近CCL 股價 補漲的原因,歐洲訂單開始恢復啦

不過,雖然CCL 現在補漲,我卻覺得它長線上仍有疑慮。因為對三大郵輪公司來說,食材、燃料、員工薪資等費用都差不多,不可能CCL的食材比RCL特別便宜。三大郵輪公司最大的差異還是「其他船隻營運費用」…

三大郵輪公司比較表-嘉年華郵輪CCL 最多艘船,固定開銷也最大

下圖是我製作的「三大郵輪公司比較表」:

嘉年華郵輪(CCL.US)皇家加勒比海郵輪(RCL.US)挪威郵輪(NCLH.US)
2022年郵輪數916429
營收/每郵輪(億美金)1.331.381.67
市值(B)(截至2023年3月15)1115.85.3
2022年其他的船隻營運費用佔營收比重27.92%18.63%17.24%
奢華客層品牌佔總艙位數比重2.36%28%5%
2022年北美佔總營收比重64.64%68.19%63.5%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 statista研報 / 百舜整理

CCL的郵輪數量是三大郵輪公司中最多的,2022年還有91艘,比第二名的RCL多了快50%。

郵輪產業景氣好時(像2014~2017),郵輪多公司賺錢就多。像表中的「每艘郵輪平均賺的營收」,雖然挪威郵輪最高,但也沒比嘉年華郵輪多多少,CCL 的郵輪數量可是NCLH的三倍多欸!所以對CCL來說,郵輪多當然有利,這也造就它將近一半的市佔率。

但是市占率高的代價就是營運費用貴。郵輪不是不開就沒事,郵輪就算停在那不用,也需要花錢花人力維護,也需要停泊費用。

上表可以看到,CCL在「其他的船隻營運費用佔營收比重」這個項目是最高的,因為它有最多艘郵輪。而且不是2022年而已,從2014年以來年年如此。下圖是2014~2022年三大郵輪公司「其他船隻營運費用佔營收比重」的曲線圖:

綠色線是嘉年華郵輪(CCL.US),藍色線是皇家加勒比海郵輪(RCL.US),灰色線則是挪威郵輪(NCLH.US)。從2014年到2022年,嘉年華郵輪的船隻營運費用都是佔營收比重最高的,因為它的郵輪數量多,沒辦法。也因此,嘉年華郵輪想要瘦身,減緩它訂新船的速度…

嘉年華郵輪CCL:未來會以每年一到兩艘的速度新增郵輪,比疫情前慢

這是嘉年華郵輪CCL在2023年第一季的電話會議上說的:「當我們開始訂新的郵輪時,會以每年一到兩艘的速度增加,這個增速會比我們過往的增速慢上許多。」嘉年華郵輪也表示,到2027年時,他們的市佔可能會逐漸下降,而皇家加勒比海郵輪RCL和挪威郵輪NCLH的市佔率則可能上升。

我覺得,這是嘉年華郵輪必須經歷的痛苦,這樣他們才能把成本降下來,未來更有競爭力。所以,結論就是:

要怎麼用郵輪股賺錢?可考慮皇家加勒比海郵輪RCL,或者考慮「一半買進RCL,一半放空CCL」

如果未來景氣逐漸好轉,真的像三大郵輪巨頭管理層說的那樣「動能還在加速成長」,那瞄準奢華客層的皇家加勒比海郵輪RCL會更有機會,可以考慮佈局RCL.的股票。畢竟,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難以避免。

過去十年來,RCL的股價一直比CCL強勢,最近CCL的補漲也還沒改變這個趨勢:

所以,如果你對景氣有疑慮,也可以用「皇家加勒比海郵輪RCL」和「嘉年華郵輪CCL」的差異來賺錢。(比較可惜的是,這需要有海外券商戶,因為要放空股票。如果你是用複委託的話這篇文章看看就好。)

我們可以「一半買進RCL,一半放空CCL」,在他們相對強弱勢線圖的「週線和季線黃金交叉買進、死亡交叉賣出」(這邊的週線和季線指的是EMA)。
(延伸閱讀:股市多空不明時的投資技巧 – 配對交易(或稱價差交易)解析

為什麼這樣會有效呢?因為,當郵輪產業的大環境好時,RCL和CCL會一起好。而RCL的固定成本-其他船隻營運費用-又比CCL低,所以RCL 股價 就可能表現得比CCL好。此時,買進RCL那一半的獲利,就可能超過放空CCL那一半的虧損;

當郵輪產業大環境爛時,RCL和CCL會一起爛。而又因為RCL固定成本較低,所以RCL的股價跌的可能會比CCL 股價 少,此時,放空CCL那一半的獲利,就可能超過買進RCL那一半的虧損。

那會不會有意外?會不會哪一天RCL和CCL的情勢改變了?別擔心,當這一天來臨時,「RCL和CCL相對強弱勢線圖的週線和季線會死亡交叉」,我們到時就把RCL和CCL全部停損就好,不會賠大錢。

Podcast:

如果你懶得看字、覺得用聽的更方便,下面是我的Podcast,內容絕大部份取材自部落格和粉絲頁:

Apple PodcastSpotify

2 留言

  • 回覆
    志盛
    2023 年 3 月 19 日 於 上午 10:40

    疫情爆發看到新聞在播公主郵輪停航,我就靈光一閃,心裡想著機會來了,就一直在TD的帳戶押CUK,等到反彈時我就出清了,因為CUK負債太多不敢持有太久。

    最近的代表作是RYCEY,想說旅遊業復甦了,航空業就會好轉了吧,就開始押注RYCEY

  •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