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持續大賺小賠?你需要完整的投資策略!

投資策略相關

股市裡最多的話題永遠是「股市會漲到哪裡?」、「還會跌多久?」等等。這些問題永遠不會消失,預測這些問題也成了一門生意。但是,就算有人能分析得很有道理,大家也總是半信半疑。然後就算有人這次猜準了,我們也沒法保證他下次會準。這就是投資讓人覺得麻煩(也有趣)的原因。

如果換個問題問呢?如果我們改問「如果股市漲,我該怎麼做?」、「如果股市跌,我該怎麼做?」、「如果股市一天漲一天跌,我又該怎麼做?」如果能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不用擔心股市漲還是跌。因為不論發生什麼情況,都會有一套對應的做法。這,就是「投資策略」的概念…..

投資策略就是:擬定各種狀況的應對方式!

有人叫它「投資SOP」,也有人叫它「投資計畫」、「投資系統」等,有很多稱呼。不管名稱如何,總之,當我們想好各種狀況的應對方式,那就是一套投資策略。其實我們常常做策略。政府一定有「防颱策略」,公司推出新產品時也會有策略,多半先小量試單,以防滯銷,這都是相同的概念。做好應對未來的策略,比較不會手忙腳亂、措手不及,也能把握機運、避開厄運。

別誤會,我不是說要放棄預測未來。要做好投資,還是要想辦法充實知識、提升判斷的精準度。像我也會用摩根大通的利差展望來判斷經濟是好還是壞、股市大方向是漲還是跌。

(延伸閱讀:摩根大通、富國銀行等銀行怎麼賺錢?如何用美國大銀行股的財報數據簡單觀察美國經濟?

可是,不管怎麼預測未來,都有可能錯。投資策略就是最後一道防火牆,當判斷失準時,有個投資策略,就能避開最慘的情形。

投資策略的好處:可以提升整桶金的獲利!

常看到「這檔股票今年漲幾%」、「那檔股票今年翻幾倍」的新聞,但說實話,很少人會重壓所有資金到一檔股票上,除非你只有個十幾萬,沒什麼好輸的,賭一把賭對了就翻倍,就算賭錯了翻船虧損也有限。但當你的錢逐漸變多、開始有個數百萬、上千萬時,就很難這樣做了。這個時候,大多數人可能看到某檔股票還不錯,就拿點錢來試試,賺錢了吃個好料爽一下,賠錢了就當長期投資放著,等漲回來再賣掉。

會只拿一點錢來試試,是因為我們沒有把握,怕放太多錢會慘賠。但,當我們有個經過研究回測打磨的投資策略後,就敢放更多錢在裡面。這也會提升獲利的效率。

不過,要提升獲利的效率,首先要避開最慘的情況。投資策略最首要的就是….

投資策略的第一優先:避開大賠!

如果你的投資策略,每年可以賺60%、70%,但有些微的可能會賠光一切,那這個策略就沒有意義。你就算賺了數十億、上百億,那又有什麼用?只要這個微小的可能性一觸發,一切就灰飛煙滅。講個題外話,這也是為什麼你應該遠離潛在風險很大的金融商品。

我有個朋友,被推銷境外保單,每年配息7%以上。他當初問對方:「這個有風險嗎?」對方說:「有,如果發生的話會慘賠,但是很難啦!」我朋友就放心的投了2000多萬台幣下去。前幾年一切安好,每年領個7%、8%的配息(約150萬台幣)也很開心。結果2022年烏俄戰爭開打,股市波動非常大,這2000多萬就賠得一乾二凈。而且他投資的又是境外保單,求助無門。

有些金融商品配息很好、年報酬很高,但它有些微的機會大賠,一舉賠掉50%、60%以上。這種時候,就算別人說「雖然有風險,但機會很低」你都不應該碰

避免大賠,比大賺更重要。這有兩個原因:

原因一:賠50%後,要回本需要賺100%!

因為投資績效是乘和除,不是加和減,這是數學的真理,無法改變。 而股市的特性是:「上漲緩慢而長久、下跌劇烈卻短暫」,比方說美國的S&P500指數,新冠肺炎股災時,它花三年從2300慢慢爬到3300,卻只花一個月從3300跌回2300。

因此,如果我們不小心大賠,那這個月賠掉的錢有可能要再花幾年補回來。而這就要談到避免大賠的第二個原因…

原因二:靠時間賺錢的歲月有限

我們絕大多數人剛開始都要靠時間換錢、存錢,也就是上班、或做生意等等,然後再用這桶金來投資股票或基金,或者想辦法讓生意自行運作,期望能早點脫離「用時間換錢」的日子,能夠「財富自由」、「退休」。

但用時間換錢有其極限,因為我們會老、體力會衰退。比方說,如果我明年就準備退休,但這波股災卻賠了將近一半,那我就得延後退休、或者另外想辦法賺錢,這都是很大的動盪。而如果能避免大賠,就能避開這些動盪了。 

那要如何避免大賠呢?我的建議是…

避免大賠的訣竅:嚴格停損!

真的,就是這個。我的投資策略裡有一條:任何一筆資金進場後如果賠超過15%,就停損。因為我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如果發生了很大的意外(新冠肺炎之類的),我能先停損,至少就能保留子彈,等待機會。

投資策略的第二優先:盡可能大賺!

當確認好這個投資策略不會大賠後,接下來就要想辦法大賺了。要大賺需要做到兩件事:
1. 如果幸運選到大漲的股票,盡可能抱久一點。
2. 在大漲的股票上盡可能放更多錢

大部份人投資是反過來的,他們覺得「沒賣等於沒賺」、「沒賣等於沒賠」,於是當股票賺了20%、30%就趕緊賣掉,當股票跌了20%、30%卻抱著不賣。甚至有人會想「都跌了20%、30%應該夠便宜了吧?我再加碼一些」,反而在大跌的股票上放更多錢。

要在大跌時買股票也可以,但你得確定這股票後來會漲。如果你有一絲絲不確定,那不如反過來,在大漲的股票上加碼,然後在趨勢反轉時立刻出場。要確定一檔股票下跌後會不會漲,需要弄清楚很多東西。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延伸閱讀:股票分析-如何判斷股價會不會漲?可以參考這五大步驟

而上面講到「要大賺需要做到的兩件事」中,最重要的是第二件事…

投資策略的核心:資金管理!

前面講到,要盡可能大賺的關鍵,就是要在大漲的股票上放更多錢。我研究美股至今已經15年了,之前一直在鑽研各式各樣的進出場方法,從基本面到技術面的都有。而且不只我,很多人也樂此不疲,我每次講課講到進出場方法時,大家都討論的很熱烈。但,我一直都沒有找到一套滿意的進出場方法,每套方法總是時好時壞。後來我才發現,要持續的超越大盤,關鍵並不是進出場方法,而是資金管理

其實冷靜想想就知道,不管用什麼方法選了十檔股票,機率上來說,應該會有一檔超級飆股,也會有一檔超級爛股,剩下八檔則是好壞參半,這比較符合常理。問題是,我們不知道哪檔是飆股哪檔是爛股,知道的話就槓桿開到滿然後全押了對嗎?但根本做不到。

我們能做的,就是先在這些股票上平均分配資金,然後等待,讓時間來證明。如果有股票真的漲了,那就加碼,想辦法賺更多錢;如果有股票跌了,那就減碼、甚至全部停損,降低傷害。這,才是投資策略的核心。

可能有人說:「集中資金在一檔股票上不是風險很大嗎?」,不會啊,因為是上漲了才逐漸加碼,不是一開始就重壓。下面這篇文章講解了順勢交易這個投資哲學的加減碼技巧,更詳細的解釋這個邏輯,歡迎參考。

(延伸閱讀:順勢交易是什麼?有什麼好處或缺點?要怎麼使用?

有些人判斷加減碼的方式不太一樣,重視基本面、財報面的人,可能看得是股東報酬率(ROE)等指標,看看有沒有隨著時間改善。像巴菲特也會加減碼,他就持續買進了蘋果,而賣掉了IBM。他沒有公布詳細的決策過程,我相信他也不是看股價漲跌而做決定的人。總之,每個人在投資一檔股票之前,都會對這檔股票有些推測和假設。隨著時間過去,如果推測和假設正確,就持續加碼,如果推測錯誤,就減碼或者停損,就是這樣。

如何確認投資策略有效?回測!

每個投資策略都有個核心理念。像我喜歡的「順勢交易」,理念就是「好還會更好」。回測的目的是藉由過去的資料來看看我的理念是否能用,是否真能在市場上賺錢。這東西就像模擬考,以前我們考聯考(透露年紀了)前會考N次模擬考,模擬考考得好,聯考不見得會好,但模擬考考得差,聯考基本上就完了,還沒聽過模擬考考很爛聯考卻上台大的。

所以,要確認投資策略有效,只有回測,而且回測得越久越好。除非資料很難收集,或者以前的狀況和現在不同。比方說我一再提及的「用摩根大通的利差收入展望判斷經濟好壞」,它也是我投資策略的一部份,我會用它來判斷該買進股票還是放空。但是,在2007年之前,銀行的放款很浮濫,所以才造成2008年的金融海嘯災難。在那之後,各國政府用巴塞爾協定讓銀行不能亂放款,這完全改變了銀行業的放款準則。所以,如果在2008年以前用大銀行的利差收入來判斷美國經濟,那只會是場災難。你會看到大銀行的利差收入一直增加,但股市一直大跌。這種時候回測就沒有意義了。又或者,有些2000年以前的資料很難收集。這種時候也很難回測。

除了這兩種情形之外,我都建議你回測得越久越好。有些投資策略在腦袋裡想想很美好,結果一回測起來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有些投資策略近一兩年測起來很美好,但再回測久一點就完蛋了。這都是要小心在意的地方。再來,回測時也要注意…

回測應該避免的事情:過度最佳化!

什麼叫過度最佳化?比方說,假設我的投資策略是「超過20日均線買進、跌破20日均線賣出」,但計算過後發現,把20日改成30日好像會好一點?那改成31日呢?32日呢?算到最後,你總會找到一個數字可以在過去十年創造驚人的績效,可能是37日之類的。但這一樣一點意義都沒有,因為這是看著考題寫答案。

就如前段所說,投資要能大賺小賠,最核心的關鍵是資金管理。只要能逐步加碼飆股,停損那支賠錢貨,久而久之就會大賺小賠。太糾結在進場和選股方法上、忽略資金管理的重要,這是本末倒置。

投資策略,請多放入一些面向

什麼意思呢?比方說,有人的投資策略只看技術線圖,當S&P500指數走勢變弱時,他就會覺得股市要轉弱了。像2023年十月,當時很多人認為股市有問題、準備要大跌了,因為S&P500技術線圖跌破了多頭走勢(黑色圓圈處):

的確,如果我只看技術線圖,也會得出相同的結論,因為整個多頭走勢都被破壞掉了。但,技術線圖畢竟只是股價的反應,而股價反映了經濟。當時我靠著摩根大通等大行對於未來貸款展望的預估,認定股市只是一時的大跌,沒什麼好擔心的。事後很幸運的也真如所料,一路上漲到2024年4月。

如果當時我只看技術線圖,判斷股市轉弱,因而放空或者賣掉所有股票,就錯過了後續的漲勢。而因為我加入了「銀行貸款展望」這個面向,不是只單純依賴技術線圖,才提升了判斷的準確度。

投資策略,是作為研究股市基本面的補強

我剛開始研究投資時,很迷戀投資策略,很不屑基本面研究。覺得研究基本面一點用都沒有,鑽研投資策略才是王道。隨著經驗漸漸豐富,我發現,那是因為當時沒掌握到有效的基本面研究方法,也沒接觸到厲害的研究者。

而「投資策略」跟「研究基本面」並不矛盾,「投資策略」是幫我們省下時間心力的偷懶方法,只要研究得夠深、夠瞭解,你可以掌握每一檔股票的大方向。只可惜每個人都只有24小時,心力有限,能摸熟的股票也有限。所以,有些我很有把握的股票我會用基本面的研究方法去投資,剩下的資金則用投資策略去管理,這是我整合兩者的方法。不過,那是因為我的工作有一大部份也剛好是研究美股,所以可以投注大量的時間和心力在這上面。如果你的生活不允許,還是找個做起來舒服的投資策略,會更有效。

最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投資策略

投資很有趣,有無限種可以賺錢的方式,但賠錢的方式就那幾種。像我買了股票至少會放一個月,有的可能放到好幾年;也有人兩三天或者幾週就換股了。要怎麼知道自己適合哪種呢?唯有嘗試。因為每個人的生活步調和節奏都不一樣,要找個切合自己生活節奏的投資策略,才真正能為生活加分。這就像買衣服一樣,只有多方嘗試,才能找到自己的穿衣風格。

再來,現在網路上有些高手會分享對帳單,讓人非常羨慕。但你去看他們的書和投資方式就會發現,他們花了巨大的心力和時間在投資上。這對工作忙又有家庭的大多數人來說非常難模仿。如果硬要模仿,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我有個科技業的朋友,他工作忙,又要照顧家庭。科技業薪水高,他存了一筆錢後就想研究投資錢滾錢,好脫離壓力大的科技業。所以他忙完工作和家裡後,半夜十二點還熬夜研究投資。他真的很努力,卻沒有好結果。投資績效的起伏讓他多了一重壓力,搞得他顧此失彼,工作出狀況、家裡也有疏漏,非常挫敗。我們聊過後,他決定用比較懶人的投資方法(比方說每個月定期定額買S&P500 ETF),專注在工作和家庭上。調整過後,他的工作和家庭重新上了軌道,投資的獲利也慢慢增加。雖然跟高手相比增加的是慢了點,但那又如何?

不適合的投資策略就沒用,因為就算它再縝密、再精細,也因為個性不合、生活習慣不合而發揮不了效果。

社群媒體時代,高手們亮麗的績效可能會增加我們的匱乏感,讓我們覺得「別人賺那麼多,我只賺這麼一點,不夠!」

(延伸閱讀:為何有時越努力卻會造成反效果?現代人的必看好書 – 匱乏經濟學

但冷靜想想,高手一年賺100%、200%,不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好或更壞。投資只要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寬裕,那就是成功的投資。選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這樣既能在本業上努力工作好加大本金,又能遵守投資紀律。

投資策略參考:用大銀行的利差展望判斷經濟,長期持有好公司

這邊分享個簡單的投資策略,我自己也有部份資金是用這個策略。這策略很簡單,就是用本文開頭提到的摩根大通的利差收入展望來判斷經濟好壞,然後長期持有「會跟著經濟一起成長」的公司,像是好市多、Visa等。

(延伸閱讀:好市多 Costco(COST.US)股價 2023年漲了44%! 2024會如何呢?要參考這個因素….

(延伸閱讀:2024年 Visa (V.US)股價 會如何?要注意這個因素….

只要摩根大通持續的調高(或者維持不變)年度利差收入展望就抱著股票不放,連續兩季調降就賣出;連續兩季調漲再買進。這樣就好。這樣一來,就會從2016年一月開始(摩根大通這時候才開始公佈利差收入展望)一路抱到2019年十月,好市多的股票獲利約是100%,Visa的股票獲利則是200%;

然後,再從2022年7月開始一路抱到現在(2020年6月~2022年6月因為全球疫情,這個指標失準),好市多的獲利約是72%,Visa的獲利約是30%。這個投資策略,雖然無法創造驚人的績效,但花的時間少,也有可能超越S&P500。提供給大家參考。

4 留言

  • 回覆
    Yun
    2024 年 4 月 10 日 於 上午 11:18

    很棒的分享 謝謝

    • 回覆
      百舜
      2024 年 4 月 10 日 於 上午 11:21

      感謝感謝:D

  • 回覆
    克里斯
    2024 年 4 月 12 日 於 上午 10:30

    謝謝百舜的分享,請問百舜有付費文章可訂閱嗎?或是付費課程?

    • 回覆
      [email protected]
      2024 年 4 月 12 日 於 上午 11:06

      哈囉克里斯,謝謝你欸~~:D 目前還在開發中,等推出時網站上會看得到的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