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分析> 全球第二大銅礦商Freeport(FCX.US)- 銅為什麼是新石油?因為這兩個原因…。但也要小心經濟放緩的影響

<美股分析> 全球第二大銅礦商Freeport(FCX.US)- 銅為什麼是新石油?因為這兩個原因…。但也要小心經濟放緩的影響

原物料類股 - 金屬 美股標的介紹

高盛在2021年中,發布了一篇報告「銅是新石油Copper is the new oil」!認為銅將變成珍貴資源。為什麼高盛會這樣認為?我們又該怎麼投資呢?先說結論,目前全球被通膨籠罩,大家都擔心經濟衰退,銅這種原物料商品絕對好不了;但等到未來景氣復甦時,看來,只要節能減碳經濟不轉彎,銅就有機會。而如果不知道怎麼投資銅期貨的話,全世界第二大銅礦商- Freeport McMoran(股票代號:FCX)(以下簡稱FCX)就是個好標的,因為FCX 股價 跟銅價是亦步亦趨….

FCX 股價跟銅價的走勢一致

下圖是FCX 股價 跟銅價的關係,可以看到兩者非常接近,銅價漲它就漲,銅價跌它就跌,畢竟它是全球第二大銅礦商啊。

那為什麼銅價會漲這麼多呢?我們先從銅的特性開始講起…

銅的特性:容易導電和導熱,又不易生鏽!

銅,這個稀鬆平常、隨處可見的金屬,卻有四大優點:延展性好,易導電、導熱,又不容易生鏽

銅的延展性非常好,可以做成銅棒、銅線,變化多端;而且它的導電性可是跟金和銀差不多呢,可是卻便宜多了XD。這也是銅常被用來當電纜核心元素的原因。總不能拿金和銀做電纜吧!?剛鋪下去就被挖光了!

再來,銅也不容易生鏽!雖然不銹鋼也不容易生鏽,但是銅的導熱性卻比不鏽鋼好三十倍!這都是銅的特性。也因為銅有這些特性,所以它是再生能源科技的最愛….

每台電動車用到的銅,是內燃機汽車的4倍!

電動車的原理很簡單,就是透過電池發電,導電到電動馬達產生電磁效應,然後驅動車輪。這個影片很清楚的說明電動車的原理(雖然是英文,但動畫也很好理解),還有跟內燃機汽車的差異(內燃機汽車是透過汽油不斷的小爆炸來推動引擎)。

所以,電動車需要大量的銅來導電,據高盛估計,每台電動車需要的銅,是內燃機汽車的四倍

平均每台內燃機汽車用到的銅約是15~20公斤,而電動車呢?則是60~83公斤

而我們都知道,最近電動車越來越多。不是因為大家都愛地球了,而是….

電池越來越便宜,讓電動車2021年多賣了108%!

現在很夯的特斯拉,其實已經在電動車領域耕耘很久了。2008年他們就推出了第一台電動跑車Roadster,

這台車當時的電池成本是每千瓦小時新台幣34,727元。而現在呢?約是每千瓦小時新台幣4,014元,下降了87%。下圖是每年平均的電動車電池成本,可以看到,近幾年逐年下降,與2013年相比已經降了許多。

電池成本下降也反映到了價格上,像Nissan在2011年的Leaf ,價格約台幣94.6萬元,現在約76.9萬元。特斯拉的Model 3 和 Model Y 也比當初的Roadster 便宜多了。

電池便宜就有利可圖,就吸引了像Audi、BMW等大廠賣電動車,電動車銷量就突飛猛進了。下圖是2021年的全球電動車銷量,全球約賣出了675萬輛,比2021年成長了108%!

而就算成長了108%,但電動車在全球的汽車市占率還只有8.3%,不到10%。2021年,全球精煉銅(就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銅)的消耗量是2,506萬噸,裡面有47.25萬噸是用在電動車上。如果電動車市占率成長到50%….?那光是電動車,就要比現在多用掉284萬噸了

而且除了風力發電之外,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都需要用到銅….

太陽能發電及風力發電,需要比燃煤發電多用四到五倍的銅!

這不是我說的,是FCX說的。

為什麼呢?先來想想傳統的燃煤發電廠,像火力發電等等的,多半都集中在一個地方,而且滿偏遠的(畢竟大家都想要用電,卻不想發電廠蓋在家旁邊)。

這個發電廠發出大量的電,透過粗大的電纜導引到集中站,再分散到全國各地。

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卻不是。像風力發電,它都是在同一個地方需要很多支風力發電塔,像下圖這樣

這樣才能迎來更多的風,發出更多的電。

但是,每一支風力發電塔裡面都要用到銅,它需要把風力葉片發出來的電導到地上去,

也都需要銅電纜把電導出去。

太陽能發電也是,太陽能電板也是一整片,這樣才能迎來更多陽光,發出更多的電。

而這些電板之間連結需要用到銅,把每片太陽能電板發的電導出來也需要銅。所以,高盛估計,每三百萬瓦的風力發電需要用到4.7噸的銅,而每百萬瓦的太陽能發電,需要用到4.56噸的銅

現在知道為什麼再生能源這麼需要銅了吧…..。而且全世界現在正加速往再生能源轉型,預估2030年,全世界的風力發電會再新增235GW,需要再消耗36.81萬噸的銅;太陽能更是會翻一倍,需要再消耗126.7萬噸的銅。

銅需求這麼熱,但供給卻有點緩不濟急….

2013年以來,銅礦供給年增率不到2%

過去三十年來,銅礦供給只增加了123%。相較之下,鋁增加了256%,鐵則增加了257%。而2013年以後,銅礦供給的年增率更低於2%。

資料來源:CME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2011~2015年時銅價曾經崩跌一波,跌了58%,讓銅礦商怕到了。

既然都跌成這樣,哪還敢投資蓋新礦?所以銅礦供給量近年成長得很慢。

好吧,那現在銅很夯,還不趕緊擴產?嗯,礦商們真的這樣做了,方向有兩個,一個是找新礦,一個是增產舊礦,但是,兩者都急不來…..。

一個礦場從零開始,至少需要四年

礦場可不是地上有銅挖了就開始。

對於大礦商來說,最理想的就是蓋一個礦場然後能挖個幾十年,這樣才划算。問題是,能挖幾十年的礦場不好找,需要派團隊探勘,去測量附近的蘊藏量,選定地點後還要跟當地政府交涉、跟環保團體溝通(尤其現在那麼注重ESG)、等文件審批等等,這個過程(從開始探勘到政府通過)就需要至少兩年;

好了,等文件通過了,卻也不是鏟子挖下去就好。首先要把地挖開,然後在礦坑牽電線裝電燈、要舖軌道、要蓋樓梯和樑柱等等的,這也需要時間,也需要差不多兩年。

所以一個礦場從零開始,至少需要四年的時間,銅價再貴也沒辦法。FCX的CEO就說了:「就算銅價今天一夜翻一倍,我也沒辦法立刻生出更多銅給你,就是需要時間。」

好了,找新礦需要時間,那挖舊礦呢?舊礦有別的麻煩….

老礦場裡,含銅量高的石頭都挖得差不多了。

一個礦場裡不可能所有石頭含銅量都差不多,總會有多有少。而礦商都會從含銅量最高的石頭開始挖,因為最划算。比方說,假如我需要生產1 噸的銅,我去挖含銅量50%的石頭,就只要挖 2 噸的石頭就好了;如果去挖含銅量 20% 的石頭,就要挖 5 噸才能產出一噸的銅。挖越多石頭,成本越高,當然挖少一點好。

問題是,現在的礦場幾乎都開採一段時間了,含銅量高的石頭慢慢被挖完,只剩下含銅量低的石頭。下圖是全球銅礦平均的含銅量,單位是「每公尺礦石中含銅%」,可以看到,這比率越來越低了….。

所以美國銀行的分析師就預估,現在這些老銅礦開採的資本支出是每公噸$10,000,到了2030年時,會慢慢漲到每公噸$50,000。沒辦法,含銅量越低,就需要挖越多石頭才能產出相同重量的銅,而挖越多石頭,就要花越多錢….,殘酷的現實啊。

而且,油價也越來越貴了….

銅價跟油價關係密切,因為採礦、運輸礦、精煉礦很耗能源

下圖是Bloomberg做的銅價和油價的比較圖,雖然沒到亦步亦趨,但走勢也很接近。

因為挖銅礦要耗能源(那些挖礦工具機很多都燒石油),運銅礦要耗能源(卡車很多也燒石油),煉銅礦也很耗電。下圖是把銅礦煉成精煉銅(就是我們平常用的銅)的過程:

資料來源:我的有色金屬網

把銅礦石變成精煉銅是用電解,把雜質濾掉,跟把氧化鋁變成鋁一樣。而每精煉一噸銅,大約需要1200~1500度的電,所以像中國在2020年生產了1,000萬噸的銅(約佔全球的40%),就需要135億度的電。這很多嗎?嗯,台積電2020年的耗電量是160億度,佔了全台灣用電量的5.9%…..,看來電解銅也是用電大戶啊(不過電解鋁的耗電量是銅的10倍)。

而全球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發電還是燃煤發電,所以煉銅也是碳排大戶,每噸約排出1.04噸的二氧化碳(不過跟鋁比起來少多了,鋁每噸平均排出13噸二氧化碳)。但能源價格可能會微幅下降,卻很難大跌(除非經濟衰退),畢竟能源生產商也想賺錢、也要生活,所以他們可能會增產,讓價格漲慢一點、或稍微下降一點,但不太可能增產到讓價格整個崩盤。所以,看來銅價的生產成本在能源這一塊是很難降了。

而除了能源貴、銅含量越來越少之外,還有一個麻煩…

大部份銅礦藏都在南美洲,智利更佔了全球產量的25%,這增加了供給風險。

下圖是全球大型銅礦的分佈圖,數字1 表示是第一大的銅礦,數字2則是第二大。可以看到,除了第二大在印尼之外,其他大部份大型銅礦都在南美,特別是智利,智利可是佔了全球銅礦產量的25%

智利知不知道銅礦越來越重要?當然知道。所以智利政府喊著要對外國公司加稅

而且,銅雖然對綠能很重要,但開採過程卻不太環保。以下引述這篇天下雜誌的報導

位於智利北部的全球最大露天銅礦礦場丘基卡馬塔(Chuquicamata),平均每秒消耗大約2,000公升的水,但因為礦場位於沙漠地帶,因此採礦業者不得不抽取地下水。此外,為了供應礦場所需電力,智利政府特地在瀕臨太平洋的托科皮亞市興建燃煤發電廠,由於當地不產煤,因此電廠必須從數千公里以外的哥倫比亞和紐西蘭採購煤炭。開採出來的銅礦被會被載運到4小時車程以外的工業港安托法加斯塔,出口到其他國家。但是運銅卡車在沿途會散播重金屬微粒,造成污染。

現在ESG這麼熱門,這些礦場也會逐漸受到ESG標準的審核,而越遵守ESG,採礦成本也會越高;也會碰到一些被當地人抗議的麻煩,像秘魯也因為當地人抗議而封鎖銅礦

其他金屬礦藏分佈很分散,這類抗議、加稅等等的問題還不嚴重,反正這個地方生產卡住,另一個地方多生產一點就好了。但銅礦這麼集中卻很麻煩,如果當地礦工罷工、或者有什麼意外,都會讓供給突然變緊、銅價突然飆高。

或許有人想起:「銅不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嗎?」那多回收一點銅不就好了?沒那麼容易…

廢銅很難突然變多,再生銅幫不上忙

再生銅一向佔全球銅消耗的34%左右。

再生銅是回收「廢銅」後再利用,而廢銅有兩類,一類是新銅的剩料,假如工廠買了片新的銅箔,裁切完後還剩一點邊邊角角,這些剩料就會拿去回收;另一類就是真正的廢銅,也就是廢棄物裡面的那些銅線等等。

「新銅剩料」這一類的廢銅是跟著新銅走,因為新銅越多,剩料才會越多,所以要有更多剩料,就要有更多新銅,對銅的供給沒啥幫助;

「廢棄物裡面的銅」既然是從廢棄物來,那要有更多再生銅,就要有更多廢棄物。問題是,我們怎可能突然變出許多廢棄物?本來家裡每五年回收一台筆電,現在變成每半年回收一台(如果真這樣那代表銅的消耗量又增加了😆)?

因此,銅雖然可90%回收再利用,但短期內回收量卻很難增加,幫不上忙。看來,銅的供給成本要下來很難。這時候,FCX 產量大就有優勢….

FCX產量大,佔全球7%,每噸銅分攤下來成本影響不大

這時候就看出世界的不公平😆。FCX 是全球第二大銅礦商(第一大是智利的國營公司),銅產量約佔全球7%。大家一樣都有含銅量變少的問題,用的能源也一樣貴,但FCX 的產量就是大,所以把增加的成本分攤到每噸產量後,沒增加多少。新一年的預期中,其他產銅同行都預期每噸銅的成本會上漲10~25%,FCX呢?1%。這就是產量大的優勢啊。

FCX 有 80%的收入來自銅(另外11%來自黃金,6%來自鉬),銅價好它就好,銅價差它就差。而在這個銅需求大增、生產成本也大增的年代,它卻因產量大而有機會獲利超越同行。

FCX最新財報:成本居高不下,出貨量卻下降

這真的不太妙。成本居高不下是因為通膨(包括人力成本、煉銅成本等),出貨量下降卻是因為經濟趨緩的關係。雙重夾擊之下,財報自然好不起來。

還好,FCX 表現不好主要是大環境的關係,公司產業地位還是很穩固的。因此,如果你喜歡逢低慢慢買(真的要慢慢買,千萬不要一次買太多),FCX 遲早會在經濟復甦時重返榮耀,只是不確定要等多久、這段時間股價又會跌多深就是了…。

結論:當未來經濟復甦時,只要節能減碳政策不轉彎,FCX 股價 就有機會

銅優異的導電、導熱性讓它成為再生能源和電動車的要角,需求大增;也因為擴產不及和能源價格居高不下的關係,生產成本也跟著大增。目前看來,當未來經濟復甦時,只要節能減碳方向不轉彎,FCX 股價 就有機會。然而就跟鋁一樣,原物料這種東西,價格很難一路往上漲,而且最近聯準會嚴打通膨,如果銅價上漲就表示通膨嚴重,聯準會可不會放過

因此,慢慢分批佈局、耐心等待可以(銅價總有一天會上漲),或也可等大環境穩定後再考慮進場。

延伸閱讀:

<美股分析> 美國鋁業Alcoa – 鋁價會持續上漲嗎?只要這兩件事情沒變,就有機會。但要小心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回檔風險…

<美股分析> 美國 鋼鐵 股票比一比!哪間鋼鐵公司更有機會?我認為是這間….

無留言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