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投資> 星巴克Starbucks(SBUX.US) 股票,公司挖來了 Chipotle的CEO後暴漲,可以進場了嗎?

消費類股

星巴克(Starbucks,股票代號SBUX)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也很好理解,它就在我們生活之中。可是它不像一般的食品股票,穩穩的賺現金、發股利、然後股價不太動。事實上 星巴克 股價 波動還滿大的,今年四月份星巴克 財報 公布後,星巴克 股票 暴跌了15%,然後就在谷底徘徊;8月13號時,公司宣布挖角知名墨西哥捲餅連鎖速食店Chipotle(股票代號:CMG)的執行長Brian Niccol,消息一出,星巴克 股價 大漲 24.5%,一舉補足四月份財報公布後的大跌跳空缺口。

可以進場了嗎?我覺得,還不用那麼急。雖然 Brian Niccol 戰功彪炳,但也需要時間來改變星巴克,效果可能不會這麼快出來,可以再觀察個一到兩季;然後,星巴克最近的表現讓我對「星巴克」這個品牌的威力大打折扣,如果換個執行長就讓公司衰退、再換個執行長又讓公司復甦,那,這個品牌本身似乎也不怎麼有力啊。

在新任執行長扭轉頹勢之前,先來看看星巴克的基本面…

全球咖啡市場,以年複合成長率5%的速度成長

這不是我說的,是星巴克說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 原因一:年紀越大,咖啡喝越多。

就像下面這張圖:

這張圖的意思是,13~18歲,有37%的人每天要喝一杯咖啡;18~24歲,有47%的人每天要喝一杯,以此類推。

可以發現,年紀越大這個比例越高,超過60歲有72%的人每天要一杯咖啡了。因為身體會逐漸適應咖啡因,就需要更多咖啡來提神或解癮。而平均壽命越來越長….,看來被咖啡因綁架是宿命啊(嘆)。

  • 原因2. 新興市場急速成長

像中國就是其中之一。當越多人搬到城市裡,就越多人喝咖啡。這原因很多,一來是咖啡是流行文化的一環(你看美劇和好萊塢電影裡常常有咖啡);二來,咖啡有很多種變化(比方說拿鐵、瑪奇朵等等),這茶葉就比不上了。不過說實在話,賣咖啡的門檻真的不高,為什麼星巴克可以脫穎而出、成為市值千億美金的大企業呢?關鍵之一,就是它的「第三空間」理念…

星巴克的「第三空間」理念

這看過星巴克故事的人都不陌生,家裡是第一空間,辦公室是第二空間,而星巴克想讓旗下咖啡廳成為「第三空間」。

圍繞著這個概念,就延伸出星巴克種種的服務細節,比方說裝潢風格、員工不能噴香水等等。這方面的討論十分豐富,有興趣的可以好好研究。

然而舒適的咖啡廳很多,各地都有非常具特色的咖啡廳。所以打造一間舒服、可以做「第三空間」的咖啡廳不難,難的是把這系統化、然後複製到全球各地

星巴克之前的表現不錯,在維持店面增速的同時,同店銷售仍然在成長(都 > 0)
(延伸閱讀:同店銷售是什麼?為什麼對零售業、餐飲業來說很重要?

截至2022年10月2日,星巴克全球共有35,711間店(51%是直營店,49%是授權加盟店)。全球每週有超過一億人進到星巴克店裡。

但就連星巴克也很難一直維持同店銷售,下圖是星巴克從2012年到2022年的同店銷售數據,綠線是中國的同店銷售,藍線是北美的,灰線是整體的。(2020年因為疫情衝擊而大衰退,所以2021年同店銷售爆高)

可以看到,2012年到2015年間同店銷售一直維持著5%~8%的成長,(意思就是每間店比去年多賣5%~8%的東西)

下圖則是2013年到2022年星巴克全球店面數的成長速度

所以為什麼2013~2015年間星巴克會一直漲?因為同店銷售維持著5%~8%的增速,而全球店面數又以7.5%~9%的速度成長。

用包租公來比喻的話,就是不但套房越來越多,每間套房也賺更多錢!那股價當然要漲啦~

可惜的是,店面越多,同店銷售成長就越難。同店銷售還可以再細分成兩大項目:「來客數變化Change in transaction」和「消費金額變化Change in ticket」。

店面越多,就越容易衝擊到「來客數變化」。比方說,我喜歡去星巴克,而附近只有一家,那我只有去那家店,沒有其他選擇。萬一我家附近有三家星巴克,那我選擇就多了。原本集中在一家星巴克的客戶量,就會被三家店分散掉了。

下圖一樣是2012年到2022年的同店銷售數據,只是再做細分。綠色線是「來客數量變化」,灰色線是「消費金額變化」。

由上圖可以看到,灰色線的「消費金額變化」其實成長很穩定,但「來客數量變化」成長得較慢。近十年來經濟持續成長,口袋錢越多就會花越多,因此「消費金額變化」穩定成長很合理,這可以視為星巴克的死忠粉絲(像我)很買單。

但是店面越開越多,來客數量卻沒有等比成長,反而被其他品牌的咖啡廳分食掉了,直到2019年才又重新恢復正成長。

星巴克當時做了什麼再度甩開競爭對手呢?它做了很多,像「動線調整」、「店面位置大盤點」、「增設星巴克得來速」、「開設”星巴克快取咖啡”」等等。

但這些事情它會做,競爭對手們也會做,真正星巴克做得來、競爭對手們難追趕的是…

星巴克 股票 的核心優勢 – 領先業界的App

(星巴克台灣的App少了很多功能,所以這裡講的是美國版的App)

2018年時,美國Manifest公司對超過500個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做了調查,發現有48%的人會規律地使用星巴克App,這數字超過了達美樂的34%、UberEat的25%,也是所有餐飲品牌App中比率最高的。

而且在2019年的「全球餐飲類App下載前十名」榜單中,星巴克也是唯一一個賣咖啡的。

為什麼星巴克App有這麼高的使用率?首先,它很方便,除了能夠查詢附近最近的星巴克在哪之外,還能跟其他App整合。比方說跟Spotify和iTunes,在星巴克聽到一首很喜歡的歌,但不知道歌名嗎?沒關係,星巴克App裡面有,而且可以直接加到Spotify或者iTunes歌單裡 ;

再來,星巴克App可以直接下單。它不只是一般的網購而已,而是可以在App下單後去附近的星巴克拿咖啡,大幅節省等候時間。甚至美國也開設了「Starbucks Pickup」,中國開設了「啡快」(Starbucks Now),專門服務這類客人。(台灣也終於在2021年下半年開放了)

另外,最關鍵的一點,星巴克的會員回饋很大方。星巴克的「星禮程」回饋計畫,(英文叫Starbucks Reward Program)回饋了約7~8%的利潤給顧客,跟飛機里程數的折扣差不多。相當於參加後每買一杯咖啡就能打92折。而要使用這個折扣,就必須透過App。

也因為有這麼多好處,星巴克App的90天內活躍使用人數在2023年第三季時,美國就有3,100萬人,中國則有2,100萬人,而且還在成長中。

星巴克幹嘛要這麼用心做App啊?因為他們想要….

星巴克 股票,靠大數據分析提升銷售!

Netflix能成為串流平台一哥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客製化推薦」的功能。它能推薦給每個用戶適合的影片,讓用戶更黏著Netflix不放;它也能用此推算出需要製作什麼樣的影片會更受歡迎(雖然Netflix還是有很多糞作)

「客製化推薦」需要在用戶身上貼很多標籤,比方說我,Netflix系統可能會在「蘇百舜」這個用戶貼上「亞洲人、男性、看美劇居多、喜歡看無腦爽片和紀錄片…」等一堆標籤,然後再從它龐大的影片資料庫中找出符合以上標籤的影片,放到我的Netflix首頁。

而且這種技術是數據越多,推薦越精準。一開始系統能判斷我喜好的資訊不多,所以推薦的東西可能差強人意。等到它有更多我的數據,就更知道我的喜好,推薦的精準度就越高。

跟Netflix一樣,當我們使用星巴克App,它就能掌握我們的數據。當它掌握了數據,就可以在每個星巴克會員身上貼標籤,就能給每個人客製化推薦。

在微軟的這篇文章裡,解釋了星巴克如何用微軟科技來服務客戶。星巴克的App,可以依據你到的分店位置、你到的時間、當地的天氣、該分店最近最受歡迎的飲料、你以往的消費習慣等資訊綜合考量後推薦給你適合的飲料。所以每個人的推薦都不同,甚至同一個人也不見得每次都會有相同的推薦。

只要這個「客製化推薦」功能做得成功,那我們就會像黏住Netflix一樣黏著星巴克不放,因為星巴克知道我們喜歡什麼,星巴克就能提升來店的客戶數量。

星巴克也能用此來研發新產品。推陳出新是餐飲業成長的核心,因為我們這些消費者們是這麼熱愛變化。就像過段時間就有新的連鎖手搖杯品牌出現一樣,而每家手搖杯品牌擅長的飲料都不同。

要維持原樣可以,但服務的就是既有客戶(像是一些知名老店),很難擴張,這對想持續成長的國際級上市公司來說可不是好主意。

創新不難,難的是創造出受歡迎的產品。而這就能靠大數據幫忙了。星巴克會參考大數據分析成果推出新產品,然後先在少數地方試賣(立刻全球大規模推出代表的是大量的成本啊),等到受歡迎後才逐步擴張,最後遍及全球。

「會員人數」這玩意要追趕很花時間,像星巴克的主要競爭對手Dunkin’ Donut ,2019年底時在美國的會員人數是1,300萬人,(後來被收購就沒繼續公佈了),只有星巴克的60%;麥當勞呢?嗯,2023年才剛推出會員App…(不要問我為什麼麥當勞動作這麼慢,去問管理階層😆)。

更不用說做出App後還需要時間來收集數據了。

而且這是個正向循環,星巴克靠大數據做好客製化推薦或推出新產品→吸引更多客戶用星巴克App→星巴克取得更多數據→把客製化推薦做得更好….,就像下圖這樣。

這都能甩開競爭對手。

可惜,雖然星巴克的App做得很好,最後一段的客戶體驗卻沒有照顧到…

星巴克 股票 – 雖然App做得很好,卻破壞了實體店面顧客的體驗

前任執行長Laxman Narasimhan上任後,承襲星巴克既有的 App 優勢,希望強化星巴克的點餐效率。這卻拖累了在實體店面點餐的客戶的體驗。比方說,我今天去星巴克點咖啡,卻發現店員忙著做一堆用 App 點餐外帶的咖啡,結果我要等很久才能拿到咖啡。這就讓人不爽了。又或者點外帶的客戶也擠在星巴克店面裡,會讓店內用餐的客戶覺得很擠,這也不舒服。

很多客戶會覺得:「我付這些錢結果只買到一杯家裡咖啡機也做得出來的咖啡?」畢竟星巴克能把一杯美式咖啡賣到3美金(約90塊台幣),就是因為當初的「第三空間」體驗,現在如果沒這些體驗,就沒人喜歡星巴克了。這也是前任執行長下台的原因。

而且,去年的以巴戰爭也讓星巴克遭抵制….

星巴克 股票 被拖累- 以巴衝突讓星巴克遭抵制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開戰後,星巴克工人聯合會(就是星巴克的工會)發文支持巴勒斯坦,星巴克隨後對工會提告,認為工會用星巴克的名義發表不當言論。工會雖然刪文,但也反告星巴克。從此以後,支持巴勒斯坦的人就聯合抵制星巴克,這也拖累了星巴克2023年下半年的股價。

下圖是星巴克從2022年到2024年第一季的營收年增率(YoY),2022年美國經濟不好,營收年增率衰退可以理解;但2023年第二季後美國經濟起飛,星巴克的營收年增率還是逐漸衰退,這就有部份是被抵制造成的了。

只能說星巴克流年不利啊。上圖營收在2023年Q1到2023年Q2時逐漸成長,可是營業利潤率卻因為星巴克幫員工加薪而衰退(如下圖)

那時候加薪也是沒辦法的事,全美國通膨都很嚴重,不加薪的話員工就被搶走了。星巴克加薪之餘也漲價,漲價是把營業利潤率拉起來了,2023Q3和2023Q4營業利潤率都大增,結果又碰上抵制。

看來星巴克的管理層沒什麼好方法扭轉頹勢,才會連續兩季同店銷售衰退。然後讓董事會挖來了新執行長。不過,雖然星巴克 股價 因為新執行長上任而暴漲,我卻覺得先不用著急…

星巴克 股票 結論:雖然換來了戰功彪炳的新執行長,但仍需觀察

星巴克雖然挖來了厲害的Chipotle執行長Brian Niccol,但我覺得仍需觀察。就算這執行長真的很厲害、能夠扭轉頹勢,他也需要時間(更何況他九月才上任)。迪士尼的執行長Bob Iger 回鍋後也經過一年多才逐漸顯現出效果,星巴克業務遠比迪士尼單純,但我覺得觀察個一到兩季並不為過。

所以,先觀察吧。等新任執行長出招、看到成果後再進場也還不遲。

歡迎免費訂閱我的美股觀察筆記

我知道,現在訊息已經太多,你不需要又一個人來幫你整理資訊,而我也無意這麼做。這份觀察筆記,會是我觀察近期股市表現後,再揉合各大媒體新聞、外資報告以及和法人同業交流後的心得。我會試圖找出資金輪動的軌跡,發掘下一波強勢股。9/30起,每週一都會在本站發佈,免費分享。如果你想看看我的想法,歡迎在下方輸入你的email

🔔 免費訂閱百舜的美股觀察筆記

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以訂閱百舜的美股觀察筆記

本專欄和盈透證券合作,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有幫助,歡迎點擊此盈透證券的官網連結

此內容由盈透證券的付費影響者(paid Influencer)提供。 影響者不以任何其他方式受僱於盈透證券、與盈透證券合作或以其他方式附屬於盈透證券。 該內容代表影響者的觀點,不一定得到盈透證券的認同。 影響者的經驗可能不能代表其他客戶,且本內容中的任何內容都不能保證未來的表現或成功。

本文所包含的任何資訊均不構成盈透證券購買、出售或持有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或參與任何特定投資策略的推薦、促銷、要約或招攬要約。 投資涉及風險。 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定之前應獲得自己的獨立財務建議並了解與投資產品和服務相關的風險。 風險揭露聲明可在盈透證券網站上找到。

盈透證券是 FINRA 註冊經紀商和 SIPC 會員,也是美國國家期貨協會註冊期貨佣金商。 盈透證券為其客戶提供執行和清算服務。 有關盈透證券或本影片中提到的任何盈透證券產品或服務的更多信息,請訪問 www.interactivebrokers.com。

文中的任何股票代號或投資產品僅用於說明目的,並非旨在描述建議。

延伸閱讀:

<美股分析> 好市多 (Costco,股票代碼:COST) 其實經濟衰退時不太抗跌。前兩次衰退時,它的表現是….

Podcast:

如果你懶得看字、覺得用聽的更方便,下面是我的Podcast,內容絕大部份取材自部落格和粉絲頁:

Apple PodcastSpotify


無留言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