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產業> Saas股票是什麼?有什麼特色?本文一次告訴你 (內附公司整理表格)

科技類股


以前,
如果我想租房子,
我得跟屋主碰面,坐下來,簽好租賃契約;

現在,
只要我跟屋主都使用Docusign(股票代碼:DOCU)
的「合約雲(agreement cloud)」平台,
那不論我跟屋主有沒有坐在一起,
我們都能透過雲端和電子簽名簽好合約,
我還能用平台內建的數位支付功能付租金,
當我按下付款鈕的兩秒過後,屋主就收到錢了。

這就是 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 的一種。
而年初至今(截至2019/4/18),
這類股票大漲特漲,
像Shopify(股票代碼:SHOP)就狠狠漲了60%…

本篇重點:

*Saas類股vs.傳統軟體公司:更便宜、效率更快!
*Saas類股的兩種收費方式:訂閱制&依使用量計費
*Saas類股的關鍵財務指標 – 1. 客戶保留率
                                                2. 淨營收保留率
                                                3. 平均合約價值
*Saas類股整理表格。

Saas類股,2019年初至四月漲很兇!

不只是Shopify,
其他幾間Saas新星也都漲很兇!
(開頭提到的Docusign「只」漲32%,算少的)
像是做通訊平台的Twilio (股票代碼:TWLO) 
也漲了40%。



而且,這些公司都不小。
漲了40%後的Twilio,
市值是150億美金,約4,500億台幣。
跟富邦金控差不多大。

事實上不只2019年,
2018年八月到年底的股災,
Twilio和Shopify也都比S&P500硬挺。
2018年八月到年底,S&P500跌了13.63%,
Twilio和Shopify只跌了5~6%。


(其實還有幾家Saas公司也表現不錯,
 但全部列上去就太亂啦😂)


究竟是怎麼回事?Saas類股是什麼?

Saas的直系血親:Iaas和Paas

要講Saas,
就得一起講它的直系血親:Iaas和Paas。
他們都是雲端家族的親友。
或許有朋友看到這邊已經頭開始昏了,
但是請放心,這裏不是科技專欄,
不會講太多專有名詞的。

Iaas是「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翻譯是「基礎設施即服務」;
Paas則是 「Platform as a service」,
翻譯是「平台即服務」;
Saas是「Software as a service」,
翻譯是「軟體即服務」。

所有的Saas公司,
都不像傳統軟體公司那樣提供給客戶整套軟體,
而只提供客戶他們藉由軟體做到的「服務」。
他們真正的軟體都放在雲端上,
客戶只需要透過帳號密碼、
或者一些簡單的媒介,
就能使用這些公司的服務。

比方說專門做通訊功能的Twilio,
它提供的媒介就是幾行簡單的程式碼。
如果我今天想創一個「百舜大車隊」,
來跟「台灣大車隊」競爭,
那我除了要有願意合作的司機大哥外,
還需要打造專屬App和客服中心,
好讓乘客和司機聯繫。

這說來簡單,
但我必須要找電信商簽約、
可能要另外買硬體來運作程式、
還要顧人寫軟體等等,
耗時又耗力。

而今天Twilio跳出來說:
「這些你都不用擔心,
    電信商我談好了,軟體我也寫好了,
    硬體我來管理。
    你只要把我的程式碼加入你的App就好啦。

比方說專門幫人在網路開店的Shopify,
以前,如果我想架一個購物網站,
我需要自己去買主機,
需要想辦法寫網站,
需要自己串連支付系統、送貨系統等等…,非常繁瑣。
現在Shopify幫我搞定這一切,
我只要付它租金、然後登入它的網站就好。

這些Saas公司仗著網路越來越快、
硬體設備越來越強大,
而讓「使用軟體」變得越來越簡單,
也順手顛覆舊有的模式,
就像下面這個Veeva的故事:

Saas類股:效率更好!

開頭我們聊了Docusign的例子,
現在我們來看Veeva(股票代碼:VEEV)的故事。

想必各位都有聽過輝瑞(Pfizer,股票代碼:PFE)、
默克(Merck,股票代碼:MRK)這些藥廠的大名。
這些國際級藥廠研發不全靠自己,
他們會委託世界各地的實驗室幫忙研發。

以前沒有雲端的時候,
如果輝瑞的業務去拜訪某位醫生,
這位醫生想要某項實驗數據,業務該怎麼做?
業務要寫Email給負責該項實驗的實驗室,
等待他們回信,然後再把信件轉寄給醫生。
這個時間很可能需要一天;

現在,
只要輝瑞和合作的實驗室都使用Veeva雲端平台,
那這位業務只要登入雲端,
馬上就能看到實驗室放到雲端上的數據,
然後再把數據轉寄給醫生。
這個過程可能只需要…,半小時。
是不是快很多?
(喔對了,Veeva年初至今漲了50.3%)
這樣能大幅提升效率的應用當然大受歡迎,
所以,Veeva的CRM軟體,
現在在國際藥廠的市佔率是驚人的80%。

本文對Docusign和Veeva的舉例還只是一小部份,
Saas顛覆舊有模式的故事還有很多。
而且他們不只是如此而已,
收費還更…

Saas類股,收費更便宜!

收費便宜不是因為他們成本低,
而是因為這樣更能切入市場、搶到生意。
如果他們一開始就收很貴,
那企業們很可能不願意用。
所以,Saas公司的收費門檻都很低,
讓企業們願意先花小錢試試看。

Saas公司的收費方式可分兩大類:

1. 「訂閱費(subscription fee)」。

     這種模式大家應該較熟悉,就像租金一樣。

        如果我看中某間房子,
     傳統軟體公司的模式就像是:
   「你如果想住,就一定要整個房子買下來!」
     因為這筆費用不小,我可能會考慮再三;

     而訂閱費的模式就像是:
   「你想住的話,要不要先租間臥室住看看?」
    這樣一來,我就只要付一點點錢,
    很可能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等到我覺得這間臥室真的不錯,
     Saas公司又會問:
    「那你要不要多租個廚房?也很不錯喔!」
     此時,因為我已經很喜歡臥室,
     就可能也租廚房來用了。

     所以 Saas公司的訂閱費通常不是「一次吃到飽」,
     而是「要用越多功能,就付更多訂閱費」。
     通常客戶都是從一點點金額開始,
     如果喜歡這間公司的服務,就會越買越多。

但是,或許有客戶連付臥室的租金也嫌太多,
有些Saas公司就會採用第二種方式:

2. 「以使用量計費(usage based)」。

      現在連臥室租金都不用付了,
      直接用「睡幾個晚上」來計算啦。     
      像前面提到的Twilio,
      就是用電話分鐘數或者簡訊封數計價,
      不同服務類型計費方式也不同。

這兩種方式各有好壞:
「以使用量計費(usage based)」較不穩定,
可能用戶生意好的時候使用量大、付得錢多;
但用戶萬一出了狀況、生意掉下來使用量小了,
付得錢也就跟著少了;
而這種方式也更能吸引新用戶,
因為用戶可以先用一點來試試看,
反正用得少付得也少;

「訂閱費」則是穩定的現金流。
只要我把客戶服務好,那每個月就穩穩收這些錢,
像包租公一樣;

因此,
「以使用量計費」可能在經濟好時大賺特賺,
而當經濟衰退時,就可能比「訂閱制」更慘。
(這跟投資一樣啊,穩跟快無法兼得)

那市場喜歡哪一種?
咳,他們喜歡會漲的那一種😅
而「收費方式」跟「將來會不會漲」沒啥關係。
Saas類股遍佈在各個產業裡,
只要有軟體的地方,就有機會看到Saas。

因此,
雖然最近很多Saas公司漲翻天,
但我們不能直接說「Saas類股 = 飆股」
要判斷這間Saas公司將來有沒有機會,
還是得深入研究才行。


有些朋友看到這些漲翻天的Saas公司會很疑惑,
因為他們很多都還沒獲利。
像是Shopify、Twilio這兩間公司的EPS都是負值。
「這是資本主義泡沫嗎?」
不全是如此。

一方面,
股價要漲不一定要賺錢,
但是要「賺更多錢」,或是「賠更少錢」;
另一方面,
這些公司有的像亞馬遜當初一樣,
營業利潤很好 (就是每賣一個商品都有賺錢),
但是砸大錢在行銷和研發,
所以EPS就難看了;

還有一方面,
Saas公司的收費模式著重「細水長流」,
不是做完一次生意就算了。
只要客戶留得住,那就是持續不斷的現金流收入。
所以市場會將未來可能的收益折現回來,
估出現在的股價。
那要怎麼知道這間公司留客的功力如何?
我們需要下面幾項指標:

Saas類股的專屬財務指標


1.「客戶保留率」(retention rate)。

     Saas類股都走「包租公路線」,
     喜歡收細水長流的租金。
     但如果服務不好、房客都留不住,
     那包租公也就無以為繼了。

       所以「客戶保留率」就很重要
(這也是跟傳統軟體大廠的不同之處)

     「客戶保留率」的計算公式是:
    「今年總客戶數/去年總客戶數」

     有的Saas公司不會用「客戶保留率」這個指標,
     他們用反向的「客戶流失率(churn rate)」來計算。
   「客戶流失率」比較單純,
      就是「今年減少的客戶數/去年的總客戶數」。
      這兩個指標代表的意義相近,
      都是「客戶有多依賴他們的服務」。

     但把客戶留下來還不夠,
     我們還希望客戶花更多錢!訂閱更多功能!
     最好客戶去年只租臥室、今年多租廚房、
     明年再把陽台租下來!

     因此,
     有一個從「客戶保留率」延伸出來的指標…

2. 「淨營收保留率(Net revenue retention)」

      這個指標的公式是:
   「去年舊客戶今年花的錢/
       去年舊客戶去年花的錢」。

     假如有間Saas公司去年有100位客戶, 
     去年總共花了10,000塊;
     今年走了10位客戶,剩下90位客戶.
     但這90位客戶今年共花了10,100塊,
     那這項指標就是101%。
     
     很多優秀的Saas公司,
   「淨營收保留率」都超過100%。
     這代表客戶喜歡他們的服務,花的錢越來越多。

但是,
這兩個指標只是部份的事實,
我們還需要搭配下面這個指標才能看得更完整:

3. 「平均每筆合約價值(average contract value),簡稱ACV」

      試想一個場景:
      我今天買下好幾間套房,
      花了幾千萬台幣裝潢得跟豪宅一樣,
      然後跟大家說:
      「租臥室一個月只要100塊台幣!
          租廚房一個月只要200塊台幣!
          租陽台一個月只要300塊台幣!」

       這樣低廉的價格,一定會吸引超多客戶入住,
       「客戶保留率」會異常的高、
       「客戶流失率」幾乎是零、
       「淨營收保留率」也高到突破天際,
       但是,可能不到一年我就破產了。

      因此,ACV這項指標就很關鍵,
      我們除了要讓客戶越花越多之外,
      也不能一味的低價搶客,或低價留客。

      如果一間Saas公司客戶保留率很高、
      淨營收保留率也很高,
      (或是客戶流失率很低)
      但是ACV卻越來越低,
      那這間公司可能就是在低價搶客,
      未來發展令人擔憂;

      如果一間Saas公司除了客戶保留率高、
      ACV也逐漸變高,
      那這間公司可能找到了(暫時)無人能敵的優勢,
      值得好好觀察。

      有些公司不用ACV,
      而是用
    「每個帳戶平均營收(average revenue per account)」,
      這與ACV也是類似的意思。

花了許多篇幅解釋Saas的特殊之處,
那麼,美股中有哪些Saas公司呢?

Saas公司整理表格

下面這張表格,
只挑選
「市值大於100億美金 (截至2019/4/20)」的Saas公司。
商場瞬息萬變,
我不敢保證當您看到這個表格時,
裡面的資料還是正確無誤的。
有可能有些公司被併購了;
有可能有些公司吃了別間公司,經營業務有變;
因此,本表格僅供參考,
如果您對某間公司有興趣,
請以當時最新的資訊為準:

結論就是:

1. Saas的兩大優點:收費低、效率高;
2. Saas類股仗著網路越來越快、設備越來越便宜而攻城掠地
3. Saas公司雖然很多EPS都還是負值,
   但是因為營收細水長流而有高估值。
   研究時需同時注意「客戶保留率」、
 「平均每筆合約價值」等指標。

近期活動

部落格文章都以台灣人較熟悉的美股為主。
如果你想學習分析股票,
或者好奇我還瞄準哪些公司,
歡迎參加我在文大的「如何分析美股公司」課程
(為確保課程品質,每班限額20名)

如果你是美股新手,想先瞭解美股看看,
歡迎閱讀我的書美股買賣初學指引

最後,如果你想閱讀更多專業美股資訊,
歡迎參考我與風傳媒合作的

6 留言

  • 回覆
    Ali
    2019 年 4 月 21 日 於 下午 12:15

    谢谢分享。学习了很多。我看好AI过后就是软件股

    • 回覆
      百舜
      2019 年 4 月 23 日 於 上午 3:59

      謝謝您的支持。今年軟體股真的漲很兇

  • 回覆
    艾許.Ash
    2019 年 4 月 22 日 於 上午 6:59

    謝謝詳細的說明。

    • 回覆
      百舜
      2019 年 4 月 23 日 於 上午 4:00

      謝謝您的支持:)

  • 回覆
    ~埃及~
    2019 年 4 月 22 日 於 上午 7:28

    謝謝,這些重要的專有名詞真的需要有人用中文的方式解釋

    • 回覆
      百舜
      2019 年 4 月 23 日 於 上午 4:01

      謝謝您的支持:)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