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GOOGL.US)在上周四開了財報,股價開高走低。它財報還不錯,看來沒受到Chat GPT的影響。它現在的本益比也非常的低,現在只有20.58,比2023年第一季末的22.91還要低。

那,為什麼我覺得現在先別買呢?因為它下個月就要開獎反壟斷裁決。如果裁決很嚴重,它一定會大跌。下面我會整理它反壟斷的前因後果,以及它這一季的財報。
Table of Contents
反壟斷,不是你生意做得好就叫壟斷
先說,不是生意做太大就會反壟斷。如果生意做太好就觸犯反壟斷法的話,那就是懲罰生意做得好的人了。反壟斷是「用自身優勢去不公平的欺壓競爭對手」,如果你生意做很大,但只乖乖做自己生意的話,美國政府是不管你的。
那什麼叫做「不公平欺壓競爭對手?」這就是法院攻防的重點了。
Google這次會觸犯反壟斷法,就是因為它每年付給蘋果和三星幾十億美金,讓他們優先用Google來當搜尋引擎。法官覺得,如果Google沒付這筆錢,蘋果和三星可能會用微軟的Bing,那Bing也有可能成功了。
去年8月,美國法官宣布Google違反反壟斷。今年4月,美國司法部提出他們對裁罰的想法,他們希望Google能公開數據、或者出售Chrome和Android。Google這幾個月也提出他們自己的補救措施,然後下個月美國法庭就會宣佈裁決。
Google確定會上訴,可能要拖到2027年才會有答案。
所以,還久。只是8月的判決一定會牽動股價,市場會藉由這個宣判來解讀美國政府的立場。
不管判決如何,應該都會暫緩執行。如果8月判Google要出售Android、結果Google上訴成功的話,難不成要它再買回來嗎?所以應該沒這麼快。
所以8月的裁決不嚴重的話,Google可能會漲一波。因為它這次財報滿好的…
Google 財報 – 搜尋收入成長好,沒被Chat GPT影響
我們都知道Google是靠廣告賺錢。當我們用它的搜尋引擎,它就有了曝光,就可以賣我們廣告。但ChatGPT讓人繞開了Google,有事我們都直接問ChatGPT就好啦,幹嘛還去Google呢?Google就讓大家擔心了。
這次看來,Google防的滿好的。這季跟搜尋相關的營收年成長率11.71%,比上一季還高。因為Google推出了AI Overview和AI Mode。
AI Overview應該已經看到了。你最近用Google應該有發現,某些問題它會用AI生成一段摘要給你,讓你不用再自己去網頁找答案,方便得多。AI Mode目前台灣還沒有,只有美國能用。它可以讓你像跟ChatGPT對話一樣在Google上問問題,不用侷限於關鍵字。
我覺得這真的防得滿好的。像大家喜歡用ChatGPT,就是因為不用特別想要怎麼去搜尋,我很自然的問它問題,它就會生成答案給我。現在Google也漸漸整合這些特色了。
而且,Google還有Google Map、Gmail、Google Drive、Google Workspace等一堆生態系,這些東西Chat GPT 都沒有。
像我在Google Map上就還沒辦法用對話的方式問問題。比方説我要在台北101附近找停車場,我還需要自己慢慢找。
如果AI Mode能整合進Google Map,我就可以直接問「台北101附近哪有停車場?」那就方便多了對吧。而且這遲早會發生的。所以我覺得Google不用擔心ChatGPT,因為它有很豐富的生態系。
Google Cloud – 持續成長,是Google新的成長動能
再來就是公有雲Google Cloud,這次表現也很好,營收的年成長率31.67%,營業利潤的年成長率更高達141.13%!非常誇張!相比之下,本業「Google Service」(就是包含Google搜尋和Youtube等)的營業利潤成長還好,比去年同期只多了11.42%,沒什麼驚喜或驚嚇。
Google Cloud 現在在公有雲的市佔排名第三,它現在規模近乎是第一名AWS的一半,是第二名微軟Azure的2/3。但它的成長率是AWS的兩倍。畢竟Google Cloud規模小嘛,基期低,成長快也是應該的。
整個公有雲市場還在成長中,Google Cloud也有它的利基。微軟的Azure主打跟微軟系統無縫接軌,Google Cloud就是主打跟Google和它的生態系完美整合了。所以,Google Cloud看來穩坐第三沒問題,甚至可能超過微軟。
Google沒有反壟斷來亂的話,一切都很好。有Google Cloud這個成長動能,老本行搜尋引擎又防禦得很成功。但反壟斷的判決結果實在很難猜,我也不建議你現在去賭,可以再等一等。等它的判決出來後我再更新給大家。
想瞭解更多美股好公司?
想瞭解更多「生活中的美股」?
歡迎參加我和文大推廣部合開的「六小時,深度解析15間美股」課程。
Podcast
如果你懶得看字、覺得用聽的更方便,下面是我的Podcast,內容絕大部份取材自部落格和粉絲頁:
歡迎免費訂閱我的美股觀察筆記
我知道,現在訊息已經太多,你不需要又一個人來幫你整理資訊,而我也無意這麼做。這份觀察筆記,會是我觀察近期股市表現後,再揉合各大媒體新聞、外資報告以及和法人同業交流後的心得。我會試圖找出資金輪動的軌跡,發掘下一波強勢股。9/30起,每週一都會在本站發佈,免費分享。如果你想看看我的想法,歡迎在下方輸入你的email
🔔 免費訂閱百舜的美股觀察筆記
本專欄和盈透證券合作,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有幫助,歡迎點擊此盈透證券的官網連結
此內容由盈透證券的付費影響者(paid Influencer)提供。 影響者不以任何其他方式受僱於盈透證券、與盈透證券合作或以其他方式附屬於盈透證券。 該內容代表影響者的觀點,不一定得到盈透證券的認同。 影響者的經驗可能不能代表其他客戶,且本內容中的任何內容都不能保證未來的表現或成功。
本文所包含的任何資訊均不構成盈透證券購買、出售或持有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或參與任何特定投資策略的推薦、促銷、要約或招攬要約。 投資涉及風險。 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定之前應獲得自己的獨立財務建議並了解與投資產品和服務相關的風險。 風險揭露聲明可在盈透證券網站上找到。
盈透證券是 FINRA 註冊經紀商和 SIPC 會員,也是美國國家期貨協會註冊期貨佣金商。 盈透證券為其客戶提供執行和清算服務。 有關盈透證券或本影片中提到的任何盈透證券產品或服務的更多信息,請訪問 www.interactivebrokers.com。
文中的任何股票代號或投資產品僅用於說明目的,並非旨在描述建議。
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