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GOOGL.US)的財報出爐,好得要命,盤後大漲7%多。那,可以買了嗎?
現在美股整體估值很貴,要買Google 股票 得冒點險。可是Google 股票 沒啥問題,只要經濟好,它就會跟著成長。
這篇文章我會簡介Google的業務和近期表現,如果想看這次財報的細節,還有它如何防ChatGPT,請看後面的附錄。
Table of Contents
Google 股票 主要的賺錢方式 – 廣告
就是Google和Youtube上的廣告。這分為兩類,績效廣告(Performance Advertising)和品牌廣告(Brand Advertising)。績效廣告是點擊進去後可以和商家互動的廣告,比方說點進去購買商品;品牌廣告則是傳統的廣告,像是我們在看NBA轉播過程中看到的廣告,你沒辦法和它互動,它就是要加強品牌在你心中的印象。
除此之外,Google也有賺訂閱費,像是Youtube Music、Youtube Premium等;它還有賺Android系統裡Google Play商店的販售App抽成。但這不是主要的賺錢方式。
Google 股票 營收項目分類
Google的項目分得滿細的,以下是它的營收分類:
| 營運項目名稱 | 營運內容 | 2023年營收占比 |
| Google service total – | 包含所有的「Google advertising」和「Google Other」 | 88.66% (因為它包含了Google雲端服務外的所有業務,所以佔比很高) |
| Google advertising – | 包含「Google Search & other」、「YouTube ads 」、「Google Network 」等業務 | 77.38% (因為它包含了Google Other以外的所有業務,所以佔比很高) |
| Google Search & other | 包含Google搜尋引擎,及Gmail、Google Map、Google Play等的廣告費 | 56.94% |
| YouTube ads | 就是Youtube上的廣告收入 | 10.25% |
| Google Network | 包含Google廣告工具,像是AdMob、AdSense、Google Ad Manager的廣告收入 | 10.19% |
| Google Other | 包含「Google Play上賣App、和App內部購買的抽成」、「Fitbit等硬體銷售的收入」、「Youtube Premium的訂閱費收入」等 | 11.28% |
| Google Cloud | 就是Google 雲端業務的收入 | 10.76% |
| Other Bets | 其他的科技收入 | 0.5% |
| Hedging gains ( losses) | 避險盈虧 | 0.09% |
營業利潤(Operating Income)方面,Google Services更是佔比超過100%,因為Google在 Other Bets 上面還在燒錢。然後Google Search & Other則是佔了Google Advertising的大宗。總之,Google搜尋引擎、 Gmail、Google Map等是Google的最大金雞母,Youtube是第二大金雞母。
Google 股票 的超強護城河 – 用戶越多,產品使用體驗越好
這要從搜尋引擎的基本工作原理講起。搜尋引擎的基本架構有三塊(資料來源在此):
- 檢索 – 這個過程裡,Google會持續探索全世界數十億個網頁,搜集裡面的資訊。
- 建立索引 – 把前面檢索的結果存到資料庫裡,建立成索引。
- 提供搜尋結果 – 當我們輸入關鍵字時,Google會去它的索引裡找出「它認為」符合我們需要的網頁給我們。
前面兩個不難,但「提供搜尋結果」卻是決定這個搜尋引擎好不好用的關鍵。
很多人會輸入類似的關鍵字(比方說「美股」),然後從Google列出來的網頁中找尋要的資訊。Google就會看輸入相同關鍵字的人們會去哪個網頁,來判斷哪個網頁更符合這個關鍵字,下次就會把這個網頁排得更前面一些,讓我們更快找到。
(要爭取搜尋引擎排名還有很多要素,但”提供最符合需求的內容”絕對是關鍵)
能更快提供精準答案的搜尋引擎,就是「好用的搜尋引擎」。
而麻煩的是,這要有夠多使用者才能判斷。比方說微軟的Bing好了,它同樣做了前面兩個步驟,把全世界數十億個網頁的資訊建立成索引,但使用者卻不夠多,它就不知道到底哪個網頁最符合客戶需求,搜尋結果跟Google比起來就差了一截。
這是個正向循環,越多使用者帶來越精準的搜尋結果,越精準的搜尋結果帶來越多使用者。Google的其他產品(像Google Map)也有這個特性,越多人使用Google Map,就有越即時越完整的交通資訊;越即時越完整的交通資訊,就能讓越多人使用Google Map。這都能把競爭者擋在外面。
Google大部份的搜尋引擎數據來自Chrome瀏覽器,所以法院判決「Google不用出售Chrome」市場才這麼開心。而且,現在還有新的成長動能…
Google Cloud 是Google 股票 新的成長動能
Google Cloud 現在在公有雲的市佔排名第三,它現在規模近乎是第一名AWS的一半,是第二名微軟Azure的2/3。但它的成長率是AWS的兩倍。畢竟Google Cloud規模小嘛,基期低,成長快也是應該的。
整個公有雲市場還在成長中,Google Cloud也有它的利基。微軟的Azure主打跟微軟系統無縫接軌,Google Cloud就是主打跟Google和它的生態系完美整合了。所以,Google Cloud看來穩坐第三沒問題,甚至可能超過微軟。
結論:Google業績完全不受ChatGPT影響,可找時機佈局
Google這次的財報證明它完全能抵禦ChatGPT等其他AI的攻擊,一改市場預期。如同之前所說,只要經濟好,Google就會跟著成長。它唯一問題是估值貴,所以你可以等它便宜一點再佈局。
關於我:
Hi, 我是百舜。證券分析師(CSIA)合格,曾在全台前五大券商任美股分析師,服務法人客戶,專長是挖掘法人尚未注意到的好公司。我會在這裡分析常見的美股,以及介紹各類投資策略。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我的背景,請看這篇文章;
如果你想看更多我的碎碎念,歡迎追蹤我的臉書粉絲頁;或者X粉絲頁
如果你想收到本站的最新文章,請在此輸入email;
如果你喜歡聽美股Podcast,歡迎追蹤我在Spotify以及Apple Podcast的「百舜說美股」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美股好公司,歡迎參考我的付費訂閱
延伸閱讀 – 另外兩間科技巨頭
AI浪潮下的最大受惠者 – 微軟 Microsoft(MSFT.US)
本專欄和盈透證券合作,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有幫助,歡迎點擊此盈透證券的官網連結
此內容由盈透證券的付費影響者(paid Influencer)提供。 影響者不以任何其他方式受僱於盈透證券、與盈透證券合作或以其他方式附屬於盈透證券。 該內容代表影響者的觀點,不一定得到盈透證券的認同。 影響者的經驗可能不能代表其他客戶,且本內容中的任何內容都不能保證未來的表現或成功。
本文所包含的任何資訊均不構成盈透證券購買、出售或持有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或參與任何特定投資策略的推薦、促銷、要約或招攬要約。 投資涉及風險。 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定之前應獲得自己的獨立財務建議並了解與投資產品和服務相關的風險。 風險揭露聲明可在盈透證券網站上找到。
盈透證券是 FINRA 註冊經紀商和 SIPC 會員,也是美國國家期貨協會註冊期貨佣金商。 盈透證券為其客戶提供執行和清算服務。 有關盈透證券或本影片中提到的任何盈透證券產品或服務的更多信息,請訪問 www.interactivebrokers.com。
文中的任何股票代號或投資產品僅用於說明目的,並非旨在描述建議。
—–附錄—–
Google 股票的反壟斷 裁罰結果 – Google不用出售Chrome,可以繼續付錢給蘋果
為什麼反壟斷劇情會急轉直下、法官會偏向Google呢?因為法官Amit P. Mehta認為人工智慧的出現讓Google面臨強烈的競爭。所以就算不出售Chrome,這塊市場也夠競爭了。
再來,法官覺得如果禁止Google付錢給蘋果,那可能會衝擊消費者和其他下游廠商。我覺得這違反了反壟斷法的本意,反壟斷法的本質是要促進競爭好增進消費者權益。
重點還是AI 啦,如果AI 現在還沒起來,那Chrome可能就被拆了。
但,Google還是需要公開部份搜尋引擎數據。法官要確保Google沒辦法拿它在搜尋引擎的招式用在AI領域上,所以Google還是要上訴的。這上訴拖得還久,應該要到2027年才會有答案。
Google 財報:搜尋廣告業務持續成長
下面是本次財報的詳細數據以及與去年同期的比較:
| 項目 | 數值(百萬美金) | 與去年同期相比的年增率 |
| 營收 | 102,346 | 15.94% |
| 營業利潤 | 31,228 | 9.49% |
| 營收細項 | ||
| 搜尋和其他Google Search & other | 56,567 | 11.71% |
| Youtube ad | 10,261 | 13.08% |
| Google Network | 7,354 | -1.21% |
| Google subscriptions, platforms, and devices | 12,870 | 20.31% |
| 營業利潤細項 | ||
| Google Service | 33,527 | 17.15% |
| Google Cloud | 3,594 | 141.8% |
| Other Bets | -1,426 | – |
| 本季 | 去年同期 | |
| 營業利潤率 | 30.51% | 32.36% |
Google 如何防Chat GPT – 生態系結合AI Overview& AI Mode
這季財報跟搜尋相關的營收年成長率11.71%,比上一季還高。因為Google推出了AI Overview和AI Mode。
AI Overview應該已經看到了。你最近用Google應該有發現,某些問題它會用AI生成一段摘要給你,讓你不用再自己去網頁找答案,方便得多。就像下圖這樣:

AI Mode目前台灣還沒有,只有美國能用。它可以讓你像跟ChatGPT對話一樣在Google上問問題,不用侷限於關鍵字。
我覺得這真的防得滿好的。像大家喜歡用ChatGPT,就是因為不用特別想要怎麼去搜尋,我很自然的問它問題,它就會生成答案給我。現在Google也漸漸整合這些特色了。
而且,Google還有Google Map、Gmail、Google Drive、Google Workspace等一堆生態系,這些東西Chat GPT 都沒有。
Google Map也已正式整合了Gemini。
以前如果我想加油時順路去吃牛肉麵,就要上網Google哪間加油站附近有牛肉麵;以後我可以直接問「幫我找附近有牛肉麵的加油站」,Gemini就會撈出來了。
我現在是用Grok,但看到這新聞後我都想改用Gemini了好嗎?這太方便了。
再加上早已整合Gemini的Gmail,還有Google Workspace,就算拿Gemini跟ChatGPT來比,Gemini也不用怕,因為ChatGPT沒有Google Map等周邊。
Google如何防Chat GPT – 高價值廣告和低價值搜尋分開引導
比方說我搜尋「東京行程規劃」,那跑出來的就是傳統的Google頁面,AI摘要排在下面。這一樣要搶SEO、一樣要下廣告,沒什麼變。旅遊業也是Google的廣告金主,Google不敢忽視:

但如果搜尋「什麼是股票?」出來的就是AI摘要了。這些基本名詞解釋對Google來說沒有廣告價值(也就是低價值),Google就直接用AI整理給你。

如果你想搜尋更進一步,像是「微軟股票可以買嗎?」那出來的就是敝人在下我的文章,沒有AI摘要了。因為這種有主觀色彩的文章比較能吸引用戶付費,也能給Google帶來廣告費,Google就不用AI來替代了。

Google就是靠這些招數來同時抵擋ChatGPT和賺廣告費。
依據這個調查,美國在各年齡層中仍有超過一半的人要買東西時會用Google找答案,而不是靠AI;這個調查也是,用AI做購物決策的人只有不到10%,大部份用AI都是想找資料或者叫他寫程式。
當我們要花錢時還是喜歡看KOL的分析、看其他人的意見;用AI 則是為了找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