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虧爆的Spotify 股價 為什麼今年漲了161%?它未來會如何?

之前虧爆的Spotify 股價 為什麼今年漲了161%?它未來會如何?

科技類股

(本文需付費才能閱讀全文)

Spotify(股票代號:SPOT)是很多人手機裡的App。它就在我們的生活中,但它也很會漲。它從2023年初至今(截至12月26日)漲了5倍(從78.95漲到481.38),2024年年初至今也漲了142%。

我查了一下Spotify過往的評論和分析,幾乎都在談它貴死人的版權費。這筆成本似乎永遠降不下來。它需要付一大筆錢給唱片公司支付版權費,而且似乎收入越多虧越多。那它為什麼今年股價漲了這麼多?好,如果你有用Spotify,可能知道是因為它漲價。

那它為什麼敢漲?不怕被其他競爭對手搶客戶嗎?它未來還有辦法再漲價嗎?

先說我的結論,我覺得Spotify很可能已經度過最糟的那段日子,它不用擔心被Apple Music等科技巨頭們搶客戶(後面會用數據說明),而且從此以後可能變成「經濟好它就跟著好」的股票。分析原因之前,先來講講Spotify的故事….

Spotify 股票,瑞典創立,美股上市

Spotify 是我難得分析的瑞典公司,雖然它還是美股。

(以下故事摘自此連結,對Spotify創辦的故事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Spotify是2006年創立的,創辦人是兩個瑞典人 – Daniel Ek 和 Martin Lorentzon ,就是上面這兩個。會想創辦Spotify,是因為在那個時空背景下要聽音樂有兩種極端的方式。一種是免費下載mp3的Napster,非常受歡迎,但這東西一方面非法,一方面盜版mp3的音質參差不齊,而且亂下載東西還容易感染病毒;另一種是一首歌一美元(約32塊台幣)的iTunes Store,雖然 iTuens Store 可以讓我們一首歌一首歌買,不用為了一首歌買整張唱片,但一首歌一美元也是錢,聽十首歌就要十美元(約320塊台幣)了。

Spotify 想佔據這兩者之間的鴻溝,讓我們只要每月付訂閱費,就能聽無限多首歌曲。這樣一來既合法又只要花一點錢就好,兩全其美。

再說,唱片公司們也想要Spotify做大。賈伯斯的iTunes Store貌似解決了盜版問題,但唱片公司們不久後就發現這也不太好,講難聽點就是他們嫌賺得比以前少(賈伯斯表示:這樣就有點貪心囉)。以前一張專輯十首歌裡面可能好聽的只有兩、三首,一張專輯卻能賣個10美元(約320塊台幣);變成一首一首歌賣以後,我們歌迷可能只會買本來專輯裡的兩首或三首,而且還可以無限次聽。等於唱片公司本來能用一張專輯賺到10美元,現在只能賺到2、3美元了。唱片公司們當然不開心,雖然這樣總比大家聽盜版讓唱片公司一毛都賺不到好。

Spotify讓這些唱片公司有別的選擇,他們跟Spotify簽署的授權合約雖然複雜、有許多計費方式,但其中一項是「按播放次數計費」。如果我超愛一首歌、一直聽,那唱片公司就算不能靠別的歌曲賺錢,也能靠這首歌彌補。再說,唱片公司們也不想被蘋果控制住,他們希望Spotify能制衡蘋果,讓唱片公司有談判的籌碼。

所以Spotify也算是佔了天時地利人和,就這樣做起來了。Spotify現在賺錢的方式主要靠訂閱費,而它和免費最大的差異是…

Spotify 股票 的免費版和付費版差異

下圖比對了免費版本跟付費版本的差異,資料來源是Spotify台灣官網。這裡面最有感的應該是「無廣告暢聽音樂」,享受好歌到一半被廣告打斷很煩啊,但付錢就不用擔心了。

這,也是Spotify主要的賺錢方式。它的賺錢方式很簡單,就兩種,一種是訂閱費,一種是廣告費。訂閱費就是每個月付的月費,廣告費則包括用免費方案時會聽到的廣告,還有跟Podcaster拆帳的分潤等。

但廣告收益只佔很小一咪咪,以2023年的收入來說,訂閱費的毛利是30.3億歐元,廣告的毛利則只有6,200萬歐元,佔比非常低,所以Spotify主要還是靠訂閱費賺錢。

不過,好商機當然不只有Spotify在做。現在有做串流音樂的有這幾家,而且這個市場還沒飽和…

Spotify 股票,目前市佔率約30%,但音樂串流市場還離飽和差得很~遠

目前市場上有的音樂串流平台除了Spotify外,還有Apple Music、Amazon Music和Youtube Music。Spotify的付費訂閱戶最多,截至2024年第三季財報,Spotify的全球訂閱戶有2億5000萬人;另外幾家都沒公佈詳細的用戶數字,但根據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2023年全球音樂串流平台年度報告」,Apple Music的全球訂戶約8,800萬人,Youtube Music則是約850萬人,Spotify的市佔率約30%。

然後目前Spotify的月活躍用戶(包括付費和免費的)約是6.4億人,如果用市占率30%來推估,目前全球有在用串流聽音樂的總人數差不多是21.3億人。

這個市場飽和了嗎?我覺得還沒。依據「GSM協會」在2023年底的報告,全球2023年底時使用行動網路上網的人數約46億人。也就是說,目前有在用行動網路的人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有在用串流聽音樂(像我就沒在用XD)。Spotify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好了,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最重要的問題,

  1. 為什麼Spotify之前爆賠,現在卻漲了這麼多?漲價真這麼有效嗎?
  2. Spotify漲價後有流失客戶嗎?它未來還能不能繼續漲價又同時獲取新客戶?
  3. Spotify的競爭對手都是科技巨頭,它會不會被科技巨頭捏死?

首先,先來看看為什麼Spotify之前會賠爆,現在卻能一路上漲。因為…

以下請至付費訂閱平臺閱讀

Podcast:

如果你懶得看字、覺得用聽的更方便,下面是我的Podcast,內容絕大部份取材自部落格和粉絲頁:

Apple Podcast ;Spotify

歡迎免費訂閱我的美股觀察筆記

我知道,現在訊息已經太多,你不需要又一個人來幫你整理資訊,而我也無意這麼做。這份觀察筆記,會是我觀察近期股市表現後,再揉合各大媒體新聞、外資報告以及和法人同業交流後的心得。我會試圖找出資金輪動的軌跡,發掘下一波強勢股。9/30起,每週一都會在本站發佈,免費分享。如果你想看看我的想法,歡迎在下方輸入你的email

🔔 免費訂閱百舜的美股觀察筆記

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以訂閱百舜的美股觀察筆記

本專欄和盈透證券合作,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有幫助,歡迎點擊此盈透證券的官網連結

此內容由盈透證券的付費影響者(paid Influencer)提供。 影響者不以任何其他方式受僱於盈透證券、與盈透證券合作或以其他方式附屬於盈透證券。 該內容代表影響者的觀點,不一定得到盈透證券的認同。 影響者的經驗可能不能代表其他客戶,且本內容中的任何內容都不能保證未來的表現或成功。

本文所包含的任何資訊均不構成盈透證券購買、出售或持有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或參與任何特定投資策略的推薦、促銷、要約或招攬要約。 投資涉及風險。 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定之前應獲得自己的獨立財務建議並了解與投資產品和服務相關的風險。 風險揭露聲明可在盈透證券網站上找到。

盈透證券是 FINRA 註冊經紀商和 SIPC 會員,也是美國國家期貨協會註冊期貨佣金商。 盈透證券為其客戶提供執行和清算服務。 有關盈透證券或本影片中提到的任何盈透證券產品或服務的更多信息,請訪問 www.interactivebrokers.com。

文中的任何股票代號或投資產品僅用於說明目的,並非旨在描述建議。


無留言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