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入門>  美股四大指數有什麼差別?

<美股入門> 美股四大指數有什麼差別?

美股入門

美股有四大指數,比台灣多很多。為何會如此呢?先從「股票指數是什麼」談起…

股票指數是什麼?是衡量股市整體的工具,也是賺錢的生意。

「指數」是道瓊工業指數的創辦人 – 查爾斯. 道發明的。據說在還沒有道瓊工業指數的年代,美國人喜歡買公司債,他們覺得股市好複雜。查爾斯.道 就想讓股市好懂些,就發明了「股票指數」讓大眾輕易瞭解股市好壞。

但,要用指數要付費,像各類追蹤指數的ETF,都要付給指數發行公司授權費。既然可以賺錢,各家公司就發行自己的指數了。而最老的就是「道瓊工業指數」….

道瓊工業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美股 四大 指數 中最老、成份股最少、科技股佔比最低的指數

道瓊工業指數重點:

  • 成份股最少,只有30間公司
  • 用股價加權計算,而不是市值加權。
  • 股價加權計算導致市值最高的輝達佔比不高,與近期趨勢不符

它的科技股佔比只有21%,是美股四大指數中最低的。最高佔比的是金融,有27%。

為什麼金融佔比最高?因為它是用股價加權計算。股價越高,權重越高。而目前權重最高的是高盛(股票代號:GS),不是市值最高的輝達。

為什麼要用「股價加權」?因為這更好懂。1890年代美股公司不多,也少有公司股票分割,所以的確是「股價越大,公司越大」,然後一直沿用到現在。這跟另一大指數 – 那斯達克指數 Nasdaq composite index 是兩個極端:

那斯達克指數:美股四大指數 中成份股最多的指數

那斯達克指數重點:

  • 包括所有在那斯達克證交所上市的公司,共3283間
  • 以市值加權計算
  • 沒有紐約證交所的上市公司,因此少了高盛、摩根大通等金融巨頭
  • 科技股佔比61%,但也有好市多、星巴克等非科技業龍頭

那斯達克指數Nasdaq Composite Index是那斯達克證交所於1971年推出,它包含了3,283在那斯達克證交所的上市公司,計算方式是市值加權

下圖是它的產業分布,科技佔了61%。但,好市多Costco(股票代號:COST)、星巴克(股票代號:SBUX)也都在那斯達克掛牌上市,也都是那斯達克100指數ETF(股票代號:QQQ)的成份股喔:

費城半導體指數,美股四大指數中最純的半導體業指數

費城半導體指數重點:

  • 成份股30間
  • 市值加權計算
  • 臉書、微軟等非半導體業不包含在內

費城半導體指數,現在歸在那斯達克集團旗下。它於1993年創立,追蹤美國半導體產業中設計、製造、銷售的公司,一樣用市值加權計算。

因為它是純半導體產業指數,這邊就不列出產業分佈圖了。要注意,臉書、Google、微軟等非半導體業不含在費城半導體指數裡,它抓不到軟體類股的漲幅。

最全面的指數還是S&P500…

S&P500 指數- 美股四大指數 中最全面的指數

S&P500指數重點:

  • 涵蓋500家成份股
  • 市值加權計算
  • 同時涵蓋紐約證交所及那斯達克證交所的公司,產業更全面。

我最喜歡S&P500,它計算方式是市值加權,不像道瓊工業指數那樣落後;也涵蓋那斯達克證交所和紐約證交所的公司,不像那斯達克指數那樣偏頗;它同時有半導體、軟體等科技股,不像費城半導體那樣單一。下圖是S&P500的產業分佈,資訊科技佔比33%,金融佔比14%,產業更分散也更全面。

美股四大指數結論:注重穩健選S&P500,用期貨短線交易可選費城半導體

如果你喜歡長期投資、不想花時間心力,S&P500指數最好;

如果你喜歡用期貨短線交易,那費城半導體更適合,因為半導體股波動大,而且它的成份股少,更容易被少數公司影響。像輝達佔費城半導體指數達12%,如果輝達暴跌,費城半導體的跌幅會更重,短線也更有獲利機會。

關於我:

Hi, 我是百舜。證券分析師(CSIA)合格,曾在全台前五大券商任美股分析師,服務法人客戶,專長是挖掘法人尚未注意到的好公司。我會在這裡分析常見的美股,以及介紹各類投資策略。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我的背景,請看這篇文章

如果你想看更多我的碎碎念,歡迎追蹤我的臉書粉絲頁;或者X粉絲頁

如果你想收到本站的最新文章,請在此輸入email

如果你喜歡聽美股Podcast,歡迎追蹤我在Spotify以及Apple Podcast的「百舜說美股」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美股好公司,歡迎參考我的付費訂閱

本專欄和美國盈透證券Interactive Broker合作,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有幫助,歡迎點擊此盈透證券的官網連結

此內容由盈透證券的付費影響者(paid Influencer)提供。 影響者不以任何其他方式受僱於盈透證券、與盈透證券合作或以其他方式附屬於盈透證券。 該內容代表影響者的觀點,不一定得到盈透證券的認同。 影響者的經驗可能不能代表其他客戶,且本內容中的任何內容都不能保證未來的表現或成功。

本文所包含的任何資訊均不構成盈透證券購買、出售或持有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或參與任何特定投資策略的推薦、促銷、要約或招攬要約。 投資涉及風險。 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定之前應獲得自己的獨立財務建議並了解與投資產品和服務相關的風險。 風險揭露聲明可在盈透證券網站上找到。

盈透證券是 FINRA 註冊經紀商和 SIPC 會員,也是美國國家期貨協會註冊期貨佣金商。 盈透證券為其客戶提供執行和清算服務。 有關盈透證券或本影片中提到的任何盈透證券產品或服務的更多信息,請訪問 www.interactivebrokers.com。

無留言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