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入門>免費又好用的基本面選股網站 – CNBC選股器!(內附財報會計名詞中英對照表)

美股網站介紹


常有朋友問到:
「雖然我們生活中就有很多美股公司,
    但在這些公司以外呢?
    我們要如何找到那些不在台灣的股票?」

美國有許多網站可以幫忙,
這些網站有些免費,有些要錢。
而本文要介紹的「CNBC選股器」
(CNBC stock screener),
就是數一數二好用的免費網站之一。
它的強項是「基本面選股」….

為什麼會免費?因為CNBC是財金新聞網

「為什麼CNBC會這麼好心,
    做免費又好用的選股器給大家?」
現在這個時代,
越來越多人知道「免費的最貴」,
或者「如果一項服務免費,代表你就是商品」。
的確,CNBC要的也是人氣。

CNBC是純粹的財金新聞網站,
身為一個新聞網站,「人氣」當然越多越好。
而一個免費又好用的選股器,對人氣絕對有好無壞。
(更何況這種東西只要寫好軟體、接好資料庫就行,
 還不用記者去追新聞)

然而,
既然這選股器免費,
我就無法保證您看到這篇文章時它還健在,
很可能哪天CNBC會因為成本考量而砍掉它。

話不多說,
我們來看看這個選股器吧。
這個選股器已經從CNBC的首頁上移除了
(有種不祥的預感….)

現在要進入這個網頁,
我們必須….

Google輸入「CNBC stock screener」

這樣就能借用Google的威能來找到網頁啦!


點進去後,
就直接進到選股器(stock screener)頁面,
CNBC也已經預設好了五種選股類別


第一種類別的簡單翻譯是:
分別是:
(以下簡單翻譯由左至右)

一. 「Solid Stock Solid Companies」穩健的股票,穩健的公司

你在找尋在多數市場情況下都能表現穩健的股票嗎?
看看這些公司吧!

二. 「S&P500 Dogs」 S&P500 狗

(美股中,”道瓊狗”、”S&P500狗”指的是這些指數成份股中配息穩定的股票)

老派經典的集合。配息好的大型公司的殖利率,
可以做為股市反轉的信號。
 

三. 「High Quality High Dividends」高配息,高品質

你想要用配息來減稅嗎?以下可能是你在找尋的標的。
 

四. 「Small Cap Value」高價值的小型股

你覺得現在小型股要開始飆漲了嗎?看看這些標的吧!
 

五. 「X-large Cap Growth」大型成長股

你覺得現在大型成長股要開始漲了嗎?看看這些標的吧!
 
 
選個感興趣的類別,按下「Go To Screener」,
(如圖中紅框處)
 
就能看到預設的篩選條件:


這邊我就不翻譯這些篩選條件了,
我的書中有完整的翻譯,需要的朋友歡迎參考。
(博客來連結請按)

下面則是篩選出的成果。
如果您想進一步分析,
也可以點選左邊的「Export Results」輸出成CSV檔。
 
以上,就是CNBC幫忙預設好的選股類別了。
而如果您對這些類別不滿意,
也可以自行設定選股標準….
 

「custom screener」,自訂選股標準

點入下面畫面的紅框處,
就可以自訂選股標準:
 
 
點進去以後的畫面如下,
點選下圖紅框處,可以看到各類選股標準。

 

就像下圖這樣:


為了不讓版面太雜亂,
我把這些選股標準的翻譯放在本文最後面
(同時還有各類別中財經名詞的翻譯和解釋)。

這些選股標準就像畫畫用的工具一樣,任我們揮灑。
因此,以下兩種應用方式只是舉例,
如果您有任何的選股想法,也歡迎提出來討論。

比方說,
我想要找一檔營收成長很猛、但又稍具規模的股票,
就可以點開「Company Overview(公司概覽)」,
在「Market Cap(市值)」處輸入條件。
那整個畫面就會像下圖這樣:


假設我要找的是「市值大於100億美金」的股票,
那就在下圖紅框處輸入條件:


在上圖的右下角處可以看到「884」這個數字,
表示在我輸入條件的那一天(2019年5月3號),
美股市值大於100億美金 (約3,800億台幣)
的公司數量有884間,真的很多啊….。
(同一天,台股市值大於3,800億台幣的公司則是17間)

找出「市值大於100億美金」的公司後,
我們再來找出「營收成長很猛」的股票。
此時,要點選「Growth Trends(成長趨勢)」



再點選「Current Rev % Change:YoY」
(最近一期的營收年成長率)
(Yoy是年增率的意思,旁邊的QoQ則是季增率)

輸入條件:40% 
(營收比去年成長40%,算蠻猛的吧)
(不過營收成長只是表面,實際狀況還是得深入研究才行)


上圖的右下角,
就看到符合條件的公司只剩43間啦。
點下「view screen matches」



就能看到搜尋的成果了:




除了挑選成長迅猛的公司外,
我們還能…

用市值排名找出各行業龍頭

如同本文一開始所說,
我們不在美國生活,要如何找出各行業龍頭?
這個「市值排序」的功能就很好用。

首先,我們點開「custom screener」,
再點開「Company Overview(公司概覽)」,
就可以看到兩個選項:「sector(產業)」和「industry(行業)」。
這兩者有什麼差別?
簡單來說,「sector(產業)」是很概略的分類,
「industry(行業)」則更精確。
而要看出更完整的競合關係,得從「industry(行業)」下手。


比方說,
我之前待過銀行,目前則在券商工作,
「銀行」和「券商」是兩個不同的行業,
可都是「金融業」這個大產業
雖然「銀行」和「券商」都屬金融業,
但彼此之間的競爭較小。
因為「銀行」賺的是放款利差、是基金手續費,
「券商」賺的則是股票手續費。


因此,
我們可以先用「sector(產業)」來看看各產業的巨頭有誰,
再依據其各自的「industry(行業)」來找出直接的競爭者。


舉例來說,如果我很關心「銀髮商機」,
想看看「healthcare(健康照護業)」裡面有誰,
就可以先點選「sector(產業)」,
再從下拉選單中點選「healthcare(健康照護業)」,
然後按下「view screen matches」,
就可以看到結果:


這個結果有些雜亂無章,
沒關係,只要我們再點選Market Cap(市值),
這網頁就會將公司由大排到小:


可以看到,這產業的大咖幾乎都是藥廠啊,
像是「Johnson & Johnson 嬌生(股票代碼:JNJ)」、
「Pfizer Inc. 輝瑞(股票代碼:PFE)」等。

但是第二名卻是個陌生的名字:
「Unitedhealth Group 聯合健康集團(股票代碼:UNH)」。
而且,它不是藥廠,
它的行業是「健康照護提供者Health Care Provider」



這個行業裡還有哪些公司呢?
此時,我們就可以點選「industry(行業)」,
找到「健康照護提供者Health Care Provider」


然後按下「view screen matches」
(順便注意市值有沒有由大排到小),
就能看到結果:


這樣就能知道「聯合健康集團」的競爭者有誰了。
(上圖搜尋結果中藍色的字體則是股票代碼,
  可以依此找尋各公司資料)

以上,
簡單介紹CNBC選股器。
這些選股標準有無限多種排列組合,
相信它一定能讓我們更快找出想要的股票。

而為了讓大家更快上手,
以下是各種選股標準(和各種選項)的中文翻譯,
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CNBC選股標準中英名詞對照表

分類 名詞翻譯 名詞說明
Company Overview(公司概觀) Company Name(公司名稱)
Shares Outstanding(發行股數)
S&P Member(是否為S&P500成分股)
State / Province(公司所在地)
ADR(是否為非美國公司)
Sector(所屬產業) 包括金融業、科技業、醫療保健業等產業類別
Market Cap(市值) 市值 = 股價發行股數
Exchange(掛牌交易所)
DJ Member(是否為道瓊成分股)
# Employees(員工數)
Beta(Beta數值) 衡量一種證券相對總體市場波動性的一種系統性風險評估工具
Industry(主要營業項目) 此項目比Sector更細分。像銀行業、投資服務業都屬於金融業健保公司、藥品零售都屬醫療保健業
Performance(股價表現) 1 Month Price % Change(一個月的股價變化百分比)
3 Month Price % Change(三個月的股價變化百分比)
1 Year Price % Change(一年的股價變化百分比)
Latest 3 Fiscal Yr Annualized TR(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的年化總報酬)
Latest 5 Fiscal Yr Annualized TR(最近五個會計年度的年化總報酬)
Growth Trends(成長趨勢) Reported EPS(每股盈餘) EPS=盈餘/加權平均股數,比率越高表示公司獲利能力越高
Current Rev % Change: QoQ(本季與上一季的營收變化百分比)
5 YR Revenue Growth(五年營收成長)
EPS – 1 YR Growth(TTM)(過去十二個月的每股盈餘成長)
Current Rev % Change:YoY(與去年同期相比的營收變化百分比)
Valuation (股價評價) BV/Share(每股帳面價值) 等於普通股權益總和除以流通在外的總股數
P/E – 5 yr low(五年來最低本益比)
Price to book(股價淨值比)
Price to Cash Flow(股價現金流量比) 股價除以每股現金流量
P/E – 5 yr high(五年來最高本益比)
P/E – 5 yr avg(五年來平均本益比)
Price to sales(股價營收比) 股價除以每股營收
Management Efficiency(經營效率) ROE(TTM)(過去十二個月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稅後純益/股東權益

顧名思義,就是公司拿股東的錢去投資的報酬率

ROIC(資本回報率) 評估一個公司或其事業部門歷史績效的指標
ROA(資產報酬率) 衡量每單位資產創造多少淨利潤的指標
Analyst Estimate(分析師評估) Historic 5 yr Earning Growth % (過去五年來的盈餘成長百分比)
# Analysts – Current FY(過去一個會計年度來推薦的分析師人數)
Previous Qtr EPS surprise %(上一季的每股盈餘超出預期的百分比)
Avg EPS Surprise last 4 qtrs (%)(過去四季平均每股盈餘超出預期的百分比)
# FY Est. Rev. up, last 30 days(過去三十天內,預估年度收益會上升的分析師人數)
# FY Est. Rev. down, last 7 days(過去七天內,預估年度收益會下降的分析師人數)
# FY Est. Rev. down, last 90 days(過去九十天內,預估年度收益會下降的分析師人數)
Next FY P/E(下個會計年度的預估P/E)
Est EPS Growth % – Next FY(下個會計年度的每股盈餘成長百分比)
Est. EPS next Q(下一季的預估每股盈餘)
# Analysts – Current Qtr(本季有幾位分析師推薦)
Consensus Rec.(一致建議)
Previous FY EPS Surprise %(上一個會計年度每股盈餘優於預期的百分比)
# FY Est. Rev. up, last 7 days(過去七天內,預估年度收益上升的分析師人數)
# FY Est. Rev. up, last 90 days(過去九十天內,預估年度收益將上昇的分析師人數)
# FY Est. Rev. down, last 30 days(過去三十天內,預估年度收益將下降的分析師人數)
Current FY P/E(此會計年度的P/E)
Est EPS Growth % – Current FY(此會計年度的預估每股盈餘成長百分比)
Est EPS Growth % – Current Qtr YoY(本季與去年同期相較預估每股盈餘成長百分比)
Financial Strength(財務穩健度) Current Ratio(流動比率) 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
Debt to Equity(long term)(債務股權比率) 公司的長期債務除以股東權益
Interest Coverage (利息覆蓋率) 衡量公司產生的稅前利潤能否支付當期利息的指標
Inventory Turnover(存貨週轉率) 衡量一家企業存貨週轉速度
Quick Ratio(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小於1的公司,指目前無法償還流動負債
Long Term Debt to Total Capital(長期負債/總資本)
Accounts Receivables Days(Days Sales Outstanding)(應收帳款週轉天數) 指企業從取得應收帳款的權利到收回款項、轉換為現金所需要的時間
Total Asset Turnover(總資產週轉率) 周轉率越高,資產運用效率越高
Current Financial(目前財務狀況) PE(TTM)(過去十二個月的P/E)
Total Assets(總資產)
Total Liabilities(總負債)
Income from Cont. Ops(持續營運業務的淨利)
EPS Cont, Ops(持續營運業務的每股盈餘)
Working Capital(淨營運資本) 淨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Interest Expense(利息支出)
Net Profit Margin(淨利率) 淨利率=(淨利/銷售收入)x100%
Pretax margin(稅前淨利率)
Current Assets(流動資產)
Current Liabilities(流動負債)
Revenue(收益)
Net Income TTM(過去十二個月的淨利)
Earnings/Share TTM(過去十二個月的每股盈餘)
Free Cash Flow/Share(每股自由現金流) 公司在不影響營運下可自由使用的現金餘額
Tax Rate % TTM(過去十二個月來的稅率)
Gross Profit Margin(毛利率) 毛利率越高則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控制成本的能力越強
Dividends(股息) Dividend Yield(股息收益率) 股息收益率=每股股息/每股股價
Dividend/Share TTM(過去十二個月的每股股息)
Payout Ratio(股息支付率) 股息支付率=每股股息/每股盈餘
Dividend Yield – Last 5 Yrs(Avg)(過去五年來的平均股息收益率)
Dividend Growth % 5 YR(五年來的股息成長百分比)
Payout Ratio 5 YR Avg(五年來的平均股息支付率)

2 留言

  • 回覆
    小介
    2020 年 5 月 27 日 於 下午 2:40

    老師你好
    我想找出,連續4年毛利 >30%、連續4年ROE>20%、連續4年營收 平均>10%
    美股有這樣的 選股工具嗎??

    • 回覆
      [email protected]
      2022 年 6 月 22 日 於 下午 2:46

      結果現在才看到您的留言(汗)。免費網站中我沒找到這樣的工具,要這麼精細的搜尋可能只能用bloomberg之類的了。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